张瑾每天会抽出一个时辰教原夙阳念书。

      原博每次瞅见都眼巴巴的看着,难掩眸子里的羡慕。张瑾想到原博如果能识字的话,将来对原鸿的帮助会更大一点,于是也让原博一起进来听课。

      原博已经15岁了,不可能像原夙阳一样。科举之路恐怕行不通,所以张瑾的目标主要是教会他认字和算算数就好。

      《百家姓》教完了后,张瑾正考察两人的背诵情况。

      对原夙阳的要求是必须一字不落,一字不错。还好这孩子争气,完完整整的背下来了,连生字都记齐全了。但是原博的进度差了不少,背诵的话过关的非常勉强,张瑾也是看在他平时要做事,没那多时间练习的面子上,才让他过了。不过他生字倒掌握了大概。读书吧

      今天张瑾正在教他们九九乘法表,让他们记下来后,顺便考了他们几道题。令张瑾安慰的是,教的两个弟子都很聪明,让他颇有成就感。

      不过,张瑾没想到的是,因为教书的原因,一桩“大事”找上了他,就连以怀孕为借口都逃不掉。

      事情是这样的,原夙阳曾说过以原家明为首的人经常嘲笑他家里穷,念不起书。

      他们没想到原夙阳竟然会念书了,而且会写字。这些人不知道具体情况,以为是原夙阳在学堂外面偷学的,于是找夫子告状。

      最后这件事不知道怎么传了出去,后来原夙阳交代他的老师是张瑾,于是全村的人都知道张瑾原来是个有学问的人。

      这个朝代,读书人的地位很高,而且读书是个金贵费钱的一行,所以非富裕之家怕是供不起一个读书人。

      这导致了这个朝代读书人的比例不是很高,在农村读得起书的,能考上秀才的少之又少。

      所以除了原家村,还有其他的地方都对读书人比较看重。原家村只有一个秀才,就是在村里开了个学堂的夫子。

      张瑾是个读书人这件事传出去后,这位夫子就找上了他,不过既不是找他切磋文艺,也不是一山不容二虎的要找茬,而是恰好这位夫子前些日子摔断了腿,已经停课了好几天。可是府试在即,没有个人指导,恐怕这场考试较之前困难就更大了。

      这位夫子很心急,因为有的学生已经通过了县试,如果这次通过了府试,就可以成为童生,下次可参加院试成为生员,也就是秀才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