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好,长思,你去叫台阁替朕拟一道旨,就说:‘世之质文,随教而变。兵乱以来,经学废绝,后生进趣,不由典谟。岂训导未洽,将进用者不以德显乎?其郎吏学🉵通一经,才任牧民,博士课试,擢其高第者,亟用;其浮华不务道本者,皆罢退之。’,还有,叫尚🆎🎝书台,给三公、太学博士下达诏令,教他们将文皇帝的《典论》刻成石碑,立于太学及宗庙庙门之外,让学子明白习文之道,在于务实求学。速🋿去。”[注2]

    【注2】:《三国志·魏书卷三·明帝纪》:“初,洛阳宗庙未成,神主在邺庙。(太和三年)十一月,庙始🁞成……”说明太和四年,邺都的曹氏宗庙已经正式迁到了洛阳城。

    “遵命!”曹肇博闻强🏖🚂🐧记,将皇帝的话记的一字不差,他朝着皇帝行礼道别之后,转身离开了式乾殿。毌丘俭与曹纂二人辞别之后,也各自回岗去了。

    曹叡在宫女递来的铜🂂盆中沐了手⚨📺☐之😒后,又吩咐道:

    “🇿🞗摆驾听讼观😅⚥,朕亲自去教🜯🅩🉊训教训这两个小子。”

    “唯。”那⚀🎔内侍领命后,立刻前去安🐊♶🌺排步☻辇。

    听讼观位于皇城东北角,原名平望观,一年多前,太和三年冬,才由曹叡正式更名为听讼观,听讼观分🃨🚔📂内外两室,外室主要负责决断宫中侍者、宫女的案件,而内室则专门用来决断皇室子弟的大小罪责。

    曹叡来的,正是听讼观的内室。这似乎是一间极为普通的房屋。屋中陈设只有一张几案,一只书架。书架之上,尽是🙴🎩约束皇族子弟的法令条文。除此之外,再无它物。

    此刻🀪,曹叡正端坐席🂂上。曹羲、夏😒侯玄二人静静跪立在案前。

    又是一阵令人难受的沉默。曹叡就这样好整以暇的享受着这种静默,因为这种🊭📤静默,只会给👍臣🜘子带来压力,对皇帝而言则不会。

    “臣已知错,还请陛下责罚!”

    夏侯玄终于难以忍受这种压抑,选😒择先开了口,只是他虽🂵📍🙡然口中认错,但是身板却挺的🗖🛧笔直,明显并非真的在认错。

    曹叡看了夏侯玄这副倔强不驯的模样,心中不禁感到一阵莞尔。但他面子上依旧🂌🍜表现的严厉无比。

    其实夏侯玄心中,依旧觉得自己本来就没有错,他只是率领着所有的宗室公子以及太学学子在一块清谈文学而已,至于什么浮华交会、擅论人才,本来就不关自己的事。刚刚认错,只不过是为了给皇帝一个台📷阶🍱下而已。

    不过曹叡要的,就是这个台阶。他明白夏侯玄🂊的为人,清高孤傲,不轻易低头。自🖜📙己🙭这个表弟,肯给自己一个台阶下,已经算是很不错的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