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什么,陈叔,你居然是联华电的股东?”

    “对啊,虽然股份并不多,但是也有5%,算是🃚小股东里的大股东……”

    七八年前,专注于造纸大业的陈树林,本着做熟不做生的理念,很少去关🂠注造纸行业之外的产业。

    只是在🌱🂼🔈1983年,湾岛工研院电子成立了联华电时,由于湾岛是中小企业为主导,半导体风险过大,民企不愿投资,政府最终主动投资占股70%,民🆎🎟💗企占30%。

    这30%🚤🕔🉔的股份里面就有5%是属于陈树林的。

    本🏏来陈顺林都是不想投进去的,可是因为当时出任联华电副总经理曹兴成的缘故,陈树林身为湾岛大富豪,硬是被曹兴成说服👞🉺投资了些钱。

    给钱,投资之后的陈树🁎🄨⛪林,把这点钱的投资吗,就当成为湾岛的贡献了……因为只是持有联华电5%的小股份,所以也没当回事!就连这两年联电送来的年报也是很少仔细看,只是看一下盈利情况,当然看到的结果都不好,要不亏损,要不就是持平。

    而当初,曹兴成能够说服陈树林花费5⚪00万台币进行投资他陌生的🞔📹☇半导体行业,也许从湾岛半导体事业起步时的艰难,就已经注定陈树林的加入。

    而等到陈树林在遇到余子贤的时候,就已经注定了陈树林必定要投入湾岛半导体行业,开始🕏🈩🀾他事业上的第二次辉煌!

    1974🚤🕔🉔年2月7日,在台北怀宁街小欣欣豆浆店,经济部孙运璿、行政院秘书长费驊,工研院长🉗🇙王兆振等和美国RCA(美国无线电公司)研究室主任潘文渊在一起开早餐会,提出了发展半导体的计划。此次会议随着湾岛半导体的成功成为传奇。

    之后,湾岛投入一千万美金作为发展Ibsp;的启动资金,9月就在湾岛工研院成立了电子工业研究发展中心。这次决策不能视为技术官僚的独立决策,实际上,这是政府和广泛的海外华人专家互动的结果,10月召集海外华人在美国成立电子技术顾问委员🊱会,参与评估技术转🏃🗛🜘移的战略方向。

    当时,美国半导体的技术封🟈锁不像现在这般严格,湾岛得以拿到了稍微落后的技术。⛻☃以工研院电子所为核心的一批人负责转移该技术,曹兴成便🐧🂋🍍是其中一员。

    湾岛确定了从海外引进技术(主要是消⚪费🖎👢🊞类半导体,特别是电子表)发展半导体的计划。湾岛出资350万美元,40多位研究人员去美国Rbsp;学习,套引进技术,电路设计、光罩制造、晶圆制造、包装与测试技术,还包括进生产管理,而且协议规定Rbsp;必须回购产品。当时,工研院建立的试验工厂将技术用在生产电子表所需的Ibsp;上,很快良品率超过RCA,湾岛一度成为电子表三大出口地区之一。

    而未来🌱🂼🔈联华电的掌门人,曹兴成😻过过苦日子。

    中🏏学时代,他🂖只身一人前往台北念书,因为没钱租房,他和三轮车🇏🗣🝜夫们一起住铁皮屋,每天一边念书,一边体会着社会底层的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