熊志红淡定的说道“你放心,我不会让你死的。”

    “不是我一个人,是我们,我是不要紧,我只是怕连累到你,你看你还有两个家庭要养活,你要出什么事情了,让那两个老人怎么办,你说是不?”史宏深情款款的说。

    熊志红听后冷笑了一声。

    没想到史宏到了这个时候还在哄骗自己,真是让人可笑。史宏这个男人,表面看着有多么的正直,实际上就有多么的邪恶。

    “你知道《咏梅》这首诗吗?”熊志红淡然的望着史宏问道。

    史宏摇了摇头,表示不知道,同时也是表示自己不想知道的意思。

    但是熊志红还是说了,她念出这样一首诗歌来。“驿外断桥边,寂寞开无主。已是黄昏独自愁,更著风和雨。无意苦争春,一任群芳妒。零落成泥碾作尘,只有香如故。”念完之后她又不断的反复吟诵着着首诗歌中的一句——“无意苦争春,一任群芳妒。”

    史宏不明白熊志红是什么意思,总之史宏知道,现如今浓妆淡抹的熊志红总是不可能是梅花的,因为她和清白高洁一点都搭不上架。

    但是史宏不知道的,熊志红其实一直都是这么一个文艺的女人,只是在社会待久了,早就被外在的东西隐匿自己原先深埋在心底的东西。

    小时候,在熊志红的家门口,就种许多的梅花。就在熊志红的窗前,栽着几株腊梅。每当冬季来临,百花凋零的时候,它却英姿勃发,大展娇容。这时,从它那纤细的枝干上,绽放出无数金雕蜡刻般的黄色花朵,吐出比梅花更加醉人的清香,真是“一花香千里,更值满枝开”呀!它那灰褐色的枝条虽然疏散,不及梅枝的苍劲多姿,但熊志红却喜爱它那“玉质紫金衣,香雪随风荡”的清姿丽质,更喜欢它那“枝横碧玉天然瘦,蕾破黄金分外香”的娴雅风韵。

    有很多人喜爱梅,甚至对它有着深厚的感情。人民把松、竹、梅誉为“岁寒三友”。诗人林和靖隐居西湖孤山,把梅当作自己假想中的妻子,孟浩然踏雪寻梅,引它为知己;明周朝俊的《红梅记》中,写裴舜卿和卢昭容的婚事,以梅为红娘。越剧有《二度梅》,评弹有《梅花梦》,戏曲有《梅花配》,都把梅比作坚贞不屈、忠于挚情的可敬可爱的少女。历史上以梅为典故和传说的,更是不可胜数。我国古代最高的军衔称“盐梅上将”。

    盛唐乐府中,有数不清的《梅花落》。《三国演义》中曹孟德的“青梅煮酒论英雄”和“望梅止渴”的故事,也都是借助于“梅”来进行具有远见的政治分析和鼓舞士气的。梅是画和诗的重要源泉。王冕的《墨梅》“不要人夸好颜色,只流清气满乾坤”,充分表达了受压迫者决不与统治者妥协的崇高气节。林逋的三联“疏影横斜水清浅,暗香浮动月黄昏”、“雪后园林才半树,水边篱落忽横枝”、“池水倒窥疏影动,房帘斜入一枝低”,用词生动、优美、妥切,使许多人拍案赞许。

    自古以来,人们特别喜爱梅花。“疏枝横玉瘦,小萼点珠光。”(杜甫诗)它风姿高雅,花色庄丽,清香隽永,枝干苍劲有力。尤其是在冰雪严寒中,那一种生气勃勃,笑迎新春的刚强意志和高尚品格,更使人们由衷地赞赏。所以人们把它和松、竹合称“岁寒三友”。它把单调的冬天景色,点缀得富有生机。

    “罢了,我和你说这些干嘛?”熊志红无奈的摇了摇头。

    那个喜欢梅花的女孩,那个文艺的女青年,早就不见了。熊志红现在只不过是一个为了生活,为了爱人,不顾一切额痴情女人罢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