并且,足以诞生生命的星系往往相隔亿万光年以上,而生物的认知会被阻绝在“超越光速”和“空间折叠”这两道壁垒面前,如果科技无限接近壁垒,即是毁灭的触发之因。

    这并不难理解,毕竟“宇”和“宙”的本质就是时空这两个最高维度。当众生的自由意识试图僭越祂们,不论以任何借口,都是在尝试摧毁宇宙的基石,那么必然被这两个维度的意识发现,然后率先销毁众生。

    “肯定是玩科幻噱头了,”酒吞也说,“不过来得这么巧,要不还是去看看?”

    茨木点了点头,跟着山童走进了那间临时开放的展厅,那里面果然充斥着大量的幻想元素。

    然而酒吞说得没错,幻想的皮囊下总归会有些灵感来源。

    茨木看见了一段关于“非碳基生命”的假说文字,勾画着一张与他先前的想象不谋而合的蓝图——如果丰沃于土壤的硅、磷、硼之类元素取代了碳,成为生命的另一种基石,或许能够诞生比碳基生命更强韧的形态……

    学艺术出身的茨木很早就没再接触理科课程了,可大概是“种子”的认知超越肉体的阅历,当“硅烷”一类陌生的化学名词摆在他面前,他脑海里竟然具象化地呈现出了这张蓝图展开、落实的样子。

    茨木悄悄将澄明的黑暗弥漫在颅腔里,催化脑神经元的演变,成倍增强电波沟通。他在有限的空间里扩张了自己的记忆容量和思维速度,同时跑向展厅角落里的电脑快速查找起资料,试图推演出一些粗略的可能性。

    然而突兀的声响打断进来,身后,一群结伴的参观者忽然惊奇地低呼起来。

    中断的推想显然没法继续下去了。

    茨木甩了甩头,循着声音望过去,只见展厅正中的玻璃展柜被乌泱泱的一群人围着。

    他走过去,越过攒动的人头看清了牌子上的字——那是名为“疑似外星生物胎盘遗骸”的陈列品。

    山童早就扒在围栏上探头探脑了,茨木于是也凑上去,仔细打量了一番。

    两人几乎同时看清了柜子里的东西。隔空一个对视过后,他们差点憋不住笑出声来——这哪里是什么外星生物的胎盘,不过是千百年前意外死亡的妖怪尸体,大概遭遇了罕见的极端环境,被迅速风干水分才保存到了今天。

    “我还以为真有什么硅基生命呢。”茨木遗憾地说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