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朝立朝之初曾设有司天台,专门掌管天象,而且主官的品阶也不低,司天监为正三品。武德四年化监为局,将这类活动隶属了太史局,而太史局的主官——太史令,只是个从五品下阶的官职了。
仅从这件小事上便可看出,为人君者,既不想彻底放弃参考天象和星象,又不想给予它过高的地位。担心它过分玄奥,会影响到自己的权威。
——天子至高无上,无论做什么都是无比正确的,岂容手下某些人,持着观象和星占之说来左右他的想法和行动?
柳玉如像是知道皇帝的想法,这才示意樊莺不要再建议他了。
直到下了宫城,皇帝仍在想着另一件事,他对皇后说,“朕以为大明宫是朕的内室,总可以说些体已话了,谁知消息还是传得这样快!朕前些日子才念叨过英国公的黄峰岭,今日李士勣便将他的山庄给朕送上来了!”
众人惊讶道,“这还了得!得想个什么法子给宫人们个警示。”
皇帝道,“朕正事还多的是,后宫之事凭皇后裁夺。”
皇帝急急忙忙去紫宸殿与另一个“贵妃”商量政事,柳玉如对姐妹们道,“陛下不好意思问太史局,但我们可不可问呢?”
众人图新鲜,齐声说可以问,皇后道,“那还不速去观星台传话,让他们来个人见本宫。”
巧的是,太史令李淳风就在观星台上,他接到皇后懿旨马上就下来了。这是个年纪约有四十六、七岁的人,中等身量有些清瘦,但人极为谦恭和蔼,不像刁滑之人。
皇后请他坐,命人上茶,然后笑着问他道,“一向听闻太史令懂许多星象玄学,可知本宫今日找有何事?”
李淳风想了想,回道,“小臣以为,娘娘忽然找小臣前来,大约是想问一问陛下之事,但小臣常常胡说,当不得真。”
皇后奇道,“果然被猜到了!难道太史令真能通晓天意?”
李淳风忙说,“娘娘不必新奇,这只是用来应景的微末小技,拼凑了一些玄而又玄的符号,再加上察言观色、说话模棱两可,并没什么神秘,娘娘没听说过‘瞎子算卦两头堵’么?”
皇后笑道,“太史令还是谦虚了,既然这么不堪,怎么能一下子猜到本宫心中所想呢?”
仅从这件小事上便可看出,为人君者,既不想彻底放弃参考天象和星象,又不想给予它过高的地位。担心它过分玄奥,会影响到自己的权威。
——天子至高无上,无论做什么都是无比正确的,岂容手下某些人,持着观象和星占之说来左右他的想法和行动?
柳玉如像是知道皇帝的想法,这才示意樊莺不要再建议他了。
直到下了宫城,皇帝仍在想着另一件事,他对皇后说,“朕以为大明宫是朕的内室,总可以说些体已话了,谁知消息还是传得这样快!朕前些日子才念叨过英国公的黄峰岭,今日李士勣便将他的山庄给朕送上来了!”
众人惊讶道,“这还了得!得想个什么法子给宫人们个警示。”
皇帝道,“朕正事还多的是,后宫之事凭皇后裁夺。”
皇帝急急忙忙去紫宸殿与另一个“贵妃”商量政事,柳玉如对姐妹们道,“陛下不好意思问太史局,但我们可不可问呢?”
众人图新鲜,齐声说可以问,皇后道,“那还不速去观星台传话,让他们来个人见本宫。”
巧的是,太史令李淳风就在观星台上,他接到皇后懿旨马上就下来了。这是个年纪约有四十六、七岁的人,中等身量有些清瘦,但人极为谦恭和蔼,不像刁滑之人。
皇后请他坐,命人上茶,然后笑着问他道,“一向听闻太史令懂许多星象玄学,可知本宫今日找有何事?”
李淳风想了想,回道,“小臣以为,娘娘忽然找小臣前来,大约是想问一问陛下之事,但小臣常常胡说,当不得真。”
皇后奇道,“果然被猜到了!难道太史令真能通晓天意?”
李淳风忙说,“娘娘不必新奇,这只是用来应景的微末小技,拼凑了一些玄而又玄的符号,再加上察言观色、说话模棱两可,并没什么神秘,娘娘没听说过‘瞎子算卦两头堵’么?”
皇后笑道,“太史令还是谦虚了,既然这么不堪,怎么能一下子猜到本宫心中所想呢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