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升组的年龄,亚洲选手的确一般是在十六岁升组,而欧美选手大多数会选择十五岁升组,两种不同的选择大机率和发育期的早晚有关。

    两位选手的发言,让人忍不住把目光投向了司空夏。

    “……”司空夏不得不回应道:“这个我也不清楚,好像还没说到这方面的事。”

    她和陆教练一次都没谈到关于升组的事情,只是身边这两位都要升组,莫名其妙的,怎么有种要被抛下的感觉?

    赛后记者会开完后,她们三人例行去做兴奋剂检测,而经过报道,记者会上关键的信息都被外界所获知,对此冰迷都有不同的想法。

    《新生代三小巨头有两位要升组喻示着什么?》

    题主:今天看赛后记者会有感,一转眼到了升组的年纪,这三位选手各自做出不同选择,而在这种提前冲击下会给成年组带来什么影响吗?关于她们的决定都有什么想法?欢迎大家来讨论一下。

    千夜残夏:

    应该不算是提前冲击,反而是规划好的机会。

    先看一下雪丽,她们的人多但苟到台子的少,前六一名,算前十也只有两名。

    她上赛季不升组除了前辈拿不到三名额,名额拥挤,还因为当时正在开发3a难度,成年组的赛事过多反而不利于开发难度。

    今年升组的机会就很好,名额保证能够拿到,3a稳固,大赛经验充足,她的升组,成年组要小心才对。

    反观梶本沙织就有一点点危险,我明白成年组疲软只靠池田凉子支撑,这时机升组,刚好是上下选手的断层,机会会更多。

    但是吧……她连高级三三都拿不出来,成年组的台子不是加分条件就能上,基础分才是大头。

    只是我现在写着写着,想到了一件事,梶本沙织教练团队那么自信,莫非高级三三也快孵化出来了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