梅姨擦了把眼泪,说道:“当初梅香他爹得了肺痨没了,我们娘俩实在是活不下去了,幸好老爷看我们可怜,收留我们进了府,这才遇到了好人家,这些年衣食无忧,梅香还能给锦衣卫千户大人做妾,这是想都不敢想的福份。”

    “这大喜的日子您还哭啥,别把姑娘弄哭了,花了妆。”看梅姨引动了伤心事,两位婆婆赶忙劝导道。

    卯时正刻,西城铁狮子胡同已经聚集了无数的挑夫和穿着喜庆衣服的家丁。等待出发。

    送嫁妆的路线早已经定好,要从铁狮子胡同出发,沿着皇城北大街,一路去东四的杨府。

    发嫁妆时,大件家具两人抬,成套红桶分两头一人挑。

    提桶、果桶等小木器及瓷瓶、埕罐等小件东西盛放在红扛箱内两人抬。

    一担担、一杠杠都朱漆髹金,流光溢彩。

    床、桌、器具、箱笼、被褥一应俱全,日常所需无所不包。

    五十个身穿喜庆服装的涂山府家丁开道,一百名鼓吹手奏乐,580名挑夫抬嫁妆。

    一路吹打,送嫁妆到杨府。

    嫁妆的种类包括了衣、鞋、住、行、婚、桑、绫、罗、农、工这十个方面的东西。

    送嫁妆的队伍洋洋洒洒排队有几里长,一路上鞭炮锣鼓满天响,满眼望去十里皆红。

    这种蜿蜒数里的红妆队伍,从女家一直延伸到夫家,浩浩荡荡。

    仿佛是一条披着红袍的蛟蜿蜒而过,洋溢着吉祥喜庆,炫耀家产的富足,故称“十里红妆”。

    这是民间嫁女的最高送嫁妆规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