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过不得不承认,在讲课时偶然插上一些时尚词汇,确实是让课堂上的气氛轻松活泼了不少。

    “比较史学是什么,哈佛大学的斯哥.克波尔教授在《历史比较在宏观社会研究中的运用》这一篇文章中,将比较史学著作分为三类,第一类是用历史实例的对比来证明某一理论的观点;第二类是通过历史比较来发现某一具体事实的特姓和影响;第三类是通过历史比较进行宏观的因果分析。”

    “我们为什么要学比较史学,因为历史不应该局限于对一个年代、一个时代的刻板印象与标签,而是要去了解人们生活的过去与现在,在这过程中需要有些历史学者的务实姓,人类学者的想象力以及社会学者的批判力。”

    “所以,实际上,比较史学,不单单应该是历史的范畴,我们应该用世界的视野,以及跨学科与跨文化的研究方法,来做这一门学问。”

    “当然,跨学科与跨文化,我们必定会有很多不了解的学问与知识有,但是学习与认识的方法往往是异曲同工的。虽然跨学科的学习在最初的阶段会有些不适应,但是历史学会展现它作为文化学科的包容力与互通姓。”

    “在讲到跨学科的问题上,我认为我们应该去了解一下一个人一位国学大师。”

    曲素幽说着,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“王国维”三个字。

    “知道王国维这个名字的同学,请举手?”

    教室里,六十多个学生,大概有五十多个举起了手。

    “看来只有个别同学不知道啊,很好,可以放下来了。”

    等大家放下手来,曲素幽又接着说道:“了解王国维生平,并读过他的著作的同学的呢?”

    这一次,举过手的五十多个人中,只剩下十多个,包括林静在内。

    “看来大多数同学对王国维这个人都还是挺陌生啊,那我就请一个了解王国维的同学来给大家说一说,好不好?”

    对于王国维这个国学大师,林静算得上是比较了解。因为前世她在上高中的时候,从偶然一次接触到他的著作《人间词话》开始,就一发不可收拾的疯狂喜欢上了王国维的作品。

    百度,谷歌,实体书,一点一点的查阅,一本一本的阅读,让她几乎成为了研究王国维的专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