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可现在全国的情况都差不多,没有这么多就业岗位,很多商品时产量过剩,生产出来卖不出去,已经快要兜不住底了。”

    田小芽明白陆远说的兜不住底是什么意思,“还有一个就是,内部市场不够,那就走出去,扩展外部市场,全球的商品购买力,一定可以解决我们产能过剩的问题。

    可这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,想走出国门冲向国际,我们国家目前没有话语权,出口产品受各种限制,甚至产品标准都不甚相同,以及与其他国家建交,进行经济交流等等的外交沟通。

    你问的是国家发展,这是个大问题,这个问题需要解决方方面面的需求,所以这是个长期的过程,短期内怕是依旧要承受阵痛。”

    “阵痛?”

    田小芽点点头,“这只是我一个小姑娘粗浅见识。”

    陆远笑着继而沉默,粗浅?这已经几乎道出了未来几十年的方向,他心里模糊的想法又清晰了一些。

    “为什么国有企业要安置职工?”霍启东察觉问题,看着田小芽。

    “我也不知道为什么?我四哥在县罐头厂工作,今年上半年他回家就很焦虑,跟爹妈说他们单位的生产计划砍了三分之一,现在职工们搞轮岗,就是你干一个月,我干一个月,回去休息的时候就发生活费。

    如果他们罐头厂没有计划了,那些工人就没活干了,这些人怎么办?”

    “工人要是没工作,那还不如农村,好歹农村有地,种地还能有口饭吃,他们只能出去找事做,但如果找不到事,赚不到钱,怎么养家糊口?”

    陆远纠结道:“这就是问题所在,肯定会保住一部分国企,但是那些不具备竞争力,产品过时的企业就会被市场淘汰。”

    “被市场淘汰?”霍启东直视陆远,“这些企业可以被淘汰,可是这些工人是端着国家饭碗,从契约精神讲,他们不存在被淘汰,如果有那就是毁约。”

    “启东哥,未来可能会面临这个局面,武汉市是个国企扎堆的大城市,也许三五年或者七八年后,就会出现这种情况,不是不想管,而是管不了,管不动了。”

    “那老百姓的日子怎么过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