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倒是范增想多了,嬴政和李念哪有这般料事如神?

    压根儿没想过用这事做什么,只是发觉在咸阳大考中用假名的人很多,连楚墨巨子都用了假名,会影响到后续的安排,遂决定不追究用假名之人。

    若真追究,将所有用假名的人都捉拿问罪,只怕参考的三千余考生,一大半都得下狱。

    提锣的秦吏又看向如范增等未曾行礼感谢之人,道:“至于诸位大贤,请带好各自参考凭证,随我等往皇宫觐见陛下。”

    他们今日既负责放榜,也负责引上榜考生入皇宫觐见。

    早知今日放榜后秦皇会有请,绝大多数参考者都已事先沐浴并准备好了参考凭证,范增亦是如此,他虽仇秦,但同样也认为秦皇为君王,为天下之主,见之当有礼。

    这也是这时代的一个特点,尽管我仇你恨你,巴不得你立刻国破人亡,但也会以礼相待,给予一定的尊敬。

    范增等人随这几名秦吏,在一队秦卒的护卫下往大秦皇宫而去,在他们身后是未上榜者投来的羡慕目光:他们现在要去见秦皇了,我等却只能留在这里,算了,还是看看与这些人差在何处。

    有人从身上掏出大考时的考卷,开始对着木板上张贴的标准答案比对,看看自己错在了哪,那些算学和格物考题真有答案?

    这次放榜,不仅放出了各大榜单排名,在李念的建议下,还专门贴了咸阳大考的标准答案。

    见有人开始对答案,其他未上榜的考生也拿出自己的考卷对了起来,越对越觉得榜单排名没有猫腻,他们输得不冤。

    同时,对那些上榜之人也心生佩服,尤其进各榜前十之人,其等之才的确远在他们之上。

    另一边,在秦吏的带领下,范增等人到了皇宫,经一番检查后,得以准许入宫。

    看着眼前的建筑群,范增心情复杂。

    这个地方,是六国多少年想要到达之地,可惜如今六国均灭,此片宫殿却仍矗立在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