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将公孙涛战死,副将杨宽却还活着。杨宽是公孙涛的副将,跟公孙涛不一样。公孙涛是公孙瓒的族人,因此能够获得这个方城守将的职位。否则,当初这个职位应该是属于他杨宽的。所以,杨宽对公孙涛是有些不满的。同时,杨宽对公孙瓒也没有多少的忠心。他在方城驻守了这么多年,公孙瓒却让公孙涛来接手主将之职,而把他给忘记了。因此,杨宽在思索了片刻之后,立马就有了决定。

    “公孙瓒无道之主,无端进犯冀州袁刺史,以致于如今惹来祸事。如今袁刺史代天征讨公孙瓒,我们岂能跟朝廷的兵马作对?儿郎们,机会就在眼前,我们应该投降天军,以免日后给自己的家人带来伤害,尔等以为如何?”

    “我等愿听从杨将军之令!”

    方城的士兵也不是公孙瓒的嫡系部队,早在公孙瓒接手幽州之前,方城的士兵就一直驻守着方城。当时的公孙瓒还只是涿郡太守,跟范阳郡没有半毛钱的关系。只不过公孙瓒强势,硬是把自己的族人公孙涛给塞到方城守将这个位置上,便是为了他某一天接手幽州而准备。在幽州这个地界上,每个郡的一些城池基本都有公孙瓒的族人在镇守,这一切也都是公孙瓒靠自己的威名做到的。

    不过,如今公孙涛已死,本就对公孙瓒没什么忠心的士兵,在听了杨宽煽动的话语之后,立即二话不说的就投降了。

    “将军,在下是方城副将杨宽,愿投降将军,还望将军能够接纳我等!”

    杨宽下令士兵们将方城城门大开,然后列队城门两侧,杨宽自己站在最前头的位置,一副谦卑模样的向韩恂说道。如今杨宽已经背叛了公孙瓒,没有了回头之路。因此,杨宽只能抱紧韩恂这条大腿,不然,杨宽真不知道自己会有怎样的下场。

    没有损失多少兵力就拿下方城,还得到了方城三千余的兵力,韩恂自是高兴不已。

    “杨将军无须多礼,如今你已投诚我家大人,你我便是同僚,他日都要共事。这方城之事某并不清楚,一切还要杨将军来负责。待我家大人拿下幽州之后,某必定向我家大人禀报杨将军的功劳,日后,这方城就要靠杨将军来管理了。”

    袁常之前是渤海郡太守,麾下的人手并不多,若是完拿下幽州,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的人手来安排。因此,原本一些幽州的官员还是要先暂时任用,等到人手足够的时候,再慢慢把不合格的给替换了。所以,在方城呆了这么多年的杨宽,韩恂自然是好言相待。而且,韩恂在方城也呆不了多久,不日便要启程前往通县跟袁常围攻公孙续,这方城的事情,还是要让杨宽来处理。因此,现在先给对方一点甜头,杨宽还会更加卖力不是。

    果然,听到韩恂的话,杨宽脸上顿时浮现出了喜悦之色,看来这一次的投靠还真没有做错。

    这个方城主将的职位原本早就是属于他的,不过因为公孙涛的原因,让他的愿望落空。杨宽当初也很有耐心,公孙涛是他上司的时候,他也是尽心尽责的伺候着,想着什么时候公孙涛走了,能够向公孙瓒推荐自己成为方城的守将。天下虽然开始大乱了,很多武将都想要在战场上建功立业,博取功名。当然,也有人的追求不是很高,能够坐守一城一池便相当满足了,而杨宽,便是这样的人。他没想过去战场上建功立业,那样有可能把小命给丢了,既然如此,还不如守住一座城池,安心当自己的主将不就好了。只是,让杨宽没有想到的是,公孙涛在方城主将这个位置一呆就是好多年,丝毫没有升迁的意思。杨宽也算是明白了,公孙涛在公孙瓒面前并没有多少的地位。想归想,杨宽除了郁闷之外,也没有其他的念头,只能继续熬了。没想到这一次韩恂突袭方城,把公孙涛给干掉了,而杨宽见机的快,果断的向韩恂投降,却是得到了他一直追求的愿望,这还真的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不费工夫,人生大起大落让杨宽差点没有幸福的晕过去。

    看着杨宽一脸的喜色,韩恂淡淡的提醒到:“杨将军,我家主公对于人才是求贤若渴,只要有能力,都能够得到发挥。不过,有一点要注意,我家主公最讨厌的便是两面三刀的人,若是有这样的人,后果,希望杨将军能够明白。”

    杨宽在公孙涛战死之后,毫不犹豫的就投降自己,韩恂对杨宽的忠诚度表示怀疑。虽然需要人手,韩恂却不希望滥竽充数,若是杨宽还如此,正如韩恂所说的,后果绝对很严重。

    杨宽一脸正色,朗声说道:“韩将军如此厚待于某,某自当尽心尽力办事,若有不轨之心,当不得好死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