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正是。王林在任青州刺史期间,口碑颇佳,是有实干本事的。”

    泰初帝点头:“王林是泰初四年一榜进士,为官这么多年,吏部考评多是优等,你的眼光不错。”

    能得泰初帝的一句夸赞,实属不易。元晗尚未来得及谦逊,只听泰初帝又问道:“如今徐氏下狱,左相之位空缺,你可有接替之人?”

    关于接替徐晶的人,元晗早就有了想法。

    “昔日母皇收复江南,崔帝师告老,领一族人迁回故居,如今已有近十年了。儿臣在江南求学,得帝师长女崔致夫子悉心教导,对于崔夫子的才学人品敬服非常。以儿臣愚见,不论从哪个方面,崔致都是最佳人选。”

    泰初帝心中赞赏,知人善任,能心怀天下,心有城府却又存一分仁善,这个继承人果然没有看错。

    母女二人在御书房谈了许久,都是些家国天下的事情。对于王氏和徐氏的案子,只字未提。

    直到天色擦黑,守瑞进来问是否用膳,泰初帝这才抬头看了看窗外,吩咐道:“就摆在未央宫吧。去传皇后与贤君一起来用膳。十五,你也留下来。”

    泰初帝与元晗移步到未央宫的侧殿喝茶,不多时,就有宫侍来报,“皇后与贤君都到了。”

    薛皇后与和贤君进得侧殿来,先与泰初帝行礼,又受了元晗的礼。

    和贤君没有动作,薛皇后先一把拉住元晗的胳膊,上下打量,眼里逐渐蓄起泪光:“你这孩子,本宫与你父君都担心死了。听说你遇袭受伤,可大好了?”

    元晗笑着解释:“儿臣不曾受伤,当时是薛晴假扮了儿臣,受了这一劫。”

    “哦?”泰初帝撇了撇茶沫,问薛皇后,“是二姐收养的那个孩子?”

    薛皇后擦了擦眼泪,答道:“正是。以前只是收在名下,今年过年的时候正式祭了祖,写进族谱里了。”

    “朕记得绪儿已经是威远将军了吧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