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晗歪在琴案边的榻上,支颐看他。一曲终了,含笑道:“桐儿当年在闺中,可也是这般对月弹琴,想着以后的妻主是什么样子?”
张疏桐被她调笑地仿佛头发丝儿都红了:“殿下若是再这般,臣侍就不弹了,以免浪费了这大好月色。”
“你去年,在驿站弹的是什么曲子?”
张疏桐被这话题一转,差点回不过神来:“那首曲子叫《春江吟》,是南朝著名乐师李尤所作。原本是竹笛曲,臣侍喜爱曲子的空灵开阔,却吹不好笛子,便改成了琴曲。”
“原来是你改的,难怪没有听过。你再弹给我听听好不好。”
张疏桐故意板起脸:“臣侍改的并不好,殿下听不出来便罢了,难保府里的其他人听不出来。”
这便是在笑话元晗不通音律了。
元晗用手隔空点了点他:“胆子越来越大了,都敢笑话我了。罚你把改的不好的曲子弹一遍,否则一会儿要罚你些别的。”
张疏桐笑起来,精致的眉眼在灯烛下如宝石般璀璨:“殿下莫怪,臣侍弹一遍就是。”
说罢,缓缓拨动琴弦。
上一次在驿站中,一面忧心大雪封路不能回京,一面被张疏枫吵嚷得心烦,并没有仔细赏鉴琴曲。现在听来,果然是空灵开阔,高亢处激扬,沉郁处婉转。
元晗于音律一事上不甚精通,却不是什么都不懂。年节酒宴上听过的琴曲不知凡几,张疏桐这一曲动听是动听,却少了几分水的灵性。可能是如他所说的那般,改的曲谱并不能还原原本的曲目。
这般问他,张疏桐说道:“的确如此,原曲目中,以笛音的清脆灵动模拟了水的流动,到了琴曲上来,臣侍感觉力有不逮,只能忍痛舍了这一段。殿下看来于音律上,也不是一无所知嘛。”
元晗起身要掐他的脸:“好哇,还敢笑话我,不罚你是不行了。”
张疏桐连忙避让,二人嬉闹起来。
张疏桐被她调笑地仿佛头发丝儿都红了:“殿下若是再这般,臣侍就不弹了,以免浪费了这大好月色。”
“你去年,在驿站弹的是什么曲子?”
张疏桐被这话题一转,差点回不过神来:“那首曲子叫《春江吟》,是南朝著名乐师李尤所作。原本是竹笛曲,臣侍喜爱曲子的空灵开阔,却吹不好笛子,便改成了琴曲。”
“原来是你改的,难怪没有听过。你再弹给我听听好不好。”
张疏桐故意板起脸:“臣侍改的并不好,殿下听不出来便罢了,难保府里的其他人听不出来。”
这便是在笑话元晗不通音律了。
元晗用手隔空点了点他:“胆子越来越大了,都敢笑话我了。罚你把改的不好的曲子弹一遍,否则一会儿要罚你些别的。”
张疏桐笑起来,精致的眉眼在灯烛下如宝石般璀璨:“殿下莫怪,臣侍弹一遍就是。”
说罢,缓缓拨动琴弦。
上一次在驿站中,一面忧心大雪封路不能回京,一面被张疏枫吵嚷得心烦,并没有仔细赏鉴琴曲。现在听来,果然是空灵开阔,高亢处激扬,沉郁处婉转。
元晗于音律一事上不甚精通,却不是什么都不懂。年节酒宴上听过的琴曲不知凡几,张疏桐这一曲动听是动听,却少了几分水的灵性。可能是如他所说的那般,改的曲谱并不能还原原本的曲目。
这般问他,张疏桐说道:“的确如此,原曲目中,以笛音的清脆灵动模拟了水的流动,到了琴曲上来,臣侍感觉力有不逮,只能忍痛舍了这一段。殿下看来于音律上,也不是一无所知嘛。”
元晗起身要掐他的脸:“好哇,还敢笑话我,不罚你是不行了。”
张疏桐连忙避让,二人嬉闹起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