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敏柔掂量了自己的资金后,把目标定格在文具上面,文具资金运转最少,销路很大。

    知识就是力量,自从一九七七年恢复高考制度后,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学习这块,而学生用的文具却是单一,市场空缺厉害。

    尤其是孩子们上学基本上清一色的斜跨布包,很少有卡通图案的双肩包,更别提彩色的铅笔文具盒之类。

    林敏柔找到了文具厂的老板,是个四十出头的中年妇女,长得十分精干,大家都叫她惠姐。

    惠姐听说她要做文具生意,顿时来了精神,又是给她分析市场,又是让师傅拿新出的样品。

    “林小姐,想不到你年纪轻轻的倒是很有眼光,这整个市里也就我一家做文具的,别人家做还做不来呢,你可算是找对人了。”说完拿出一个批发价格的单子给她看。

    林敏柔扫了一眼,笑道:“惠姐,这个单子咱就不看了。我说实话,你这里的文具我可都看不上眼。您说您这里生意好,我可不敢苟同。

    要是生意真好的话,那货架上摆放的文具也不该有这么多灰尘?你总不是欺负我年轻,就说胡话来骗我的吧?”

    惠姐见她心思缜密,说话又是一针见血,知道碰上了精明人,也不敢再夸大其词。

    “小林,你这眼睛可真是够毒的,大姐实话告诉你吧,我们这厂里从今年三月份开始就没有订单,师傅们的工资都发不了,我都想着把厂子转出去哎……”

    林敏柔捡起一个书包翻了翻,道:“这做工布料都没有问题,问题就出在样式上。像这样的书包,家里的妇女都会做,谁还会买呢?”“那你的意思是?”惠姐听了这话,觉得眼前这个年轻女孩可不是一般人。

    那些来进货的只会和自己搞价,从来不会说这些话。

    “应该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设计书包的款式样子,这样孩子们喜欢,家长才会买。

    还有这书包上必须要有统一的商标,这样看起来就会专业,等到大家认可了这个牌子,那你还怕没有人来找你进货吗?”

    惠姐也是个精明人,听了这番话马上就有了想法,顿时觉得和林敏柔相见恨晚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