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章 为了大明的气运(2/5)
现在朱高炽就怕自己把奏折呈上去之后,朱棣一怒之下直接杀了这个人才,所以他才召集了诸大臣协议。
不过正在他犹豫之际,人群中却突然出现了一道声音。
“依微臣之见,殿下应该将奏折呈上去,却不能直接呈上去。”
听到此话,朱高炽顺着声音看了过去。
这个人朱高炽是认识的,是建文在位时的翰林院的编修,杨士奇。
“说下去。”
杨士奇这才继续道:“依微臣之见,此人虽是方孝孺孙侄,却不是死板的儒生,而是治国之能臣有大胸襟,只是太心高气傲了。”
“这封奏折所写的不是为了他个人,也不是为了万家十族,反而是为了大明的气运。”
“依微臣所见,哪怕陛下不打算削藩,看了这封奏折之后也一定会有所得,所以这道奏折必须呈上去。”
“不过如今陛下正在犹豫如何处置方孝孺及其他朝中忤逆者,这封奏折言辞激励,又不能触怒陛下。”
“殿下若是愿意,则可以将奏折中的内容口述给陛下,其中言语激烈之处自然就不需要复述了。”
“陛下圣明,自然能够明白这道奏折的意义,不过只怕陛下追问起来会怪罪殿下。”
其实朱高炽大可没有必要这么做,就算朱棣真的欣赏方子言,对他也没什么好处。
可如果朱棣怪罪下来,那朱高炽是肯定要受到牵连的。
杨士奇说这个办法,其实也是为了看看朱高炽到底会如何选择。
不过正在他犹豫之际,人群中却突然出现了一道声音。
“依微臣之见,殿下应该将奏折呈上去,却不能直接呈上去。”
听到此话,朱高炽顺着声音看了过去。
这个人朱高炽是认识的,是建文在位时的翰林院的编修,杨士奇。
“说下去。”
杨士奇这才继续道:“依微臣之见,此人虽是方孝孺孙侄,却不是死板的儒生,而是治国之能臣有大胸襟,只是太心高气傲了。”
“这封奏折所写的不是为了他个人,也不是为了万家十族,反而是为了大明的气运。”
“依微臣所见,哪怕陛下不打算削藩,看了这封奏折之后也一定会有所得,所以这道奏折必须呈上去。”
“不过如今陛下正在犹豫如何处置方孝孺及其他朝中忤逆者,这封奏折言辞激励,又不能触怒陛下。”
“殿下若是愿意,则可以将奏折中的内容口述给陛下,其中言语激烈之处自然就不需要复述了。”
“陛下圣明,自然能够明白这道奏折的意义,不过只怕陛下追问起来会怪罪殿下。”
其实朱高炽大可没有必要这么做,就算朱棣真的欣赏方子言,对他也没什么好处。
可如果朱棣怪罪下来,那朱高炽是肯定要受到牵连的。
杨士奇说这个办法,其实也是为了看看朱高炽到底会如何选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