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好,唐姑娘,我记下了。”

    李秋霜从灶间拿着灌满热水的水袋出来,廖掌柜简单说几句话,就带着车夫回县城了。

    唐甜扯着娘亲,又招呼两个哥哥进屋,然后一挥手,马车上的东西就都出现在了大炕上。

    “娘,我把家里的豆芽方子卖给廖掌柜的东家了。他的东家给了三百两,这些粮食用物用了一百多两,我把其余一百多两放起来了。你和哥哥挑选一下,看看什么放在爬犁上,剩下的,我再藏起来。”

    “三百两银子!”李秋霜惊讶坏了,末了又抱怨,“你这丫头真是胆子太大了,什么都敢做主。还有,三百两是不是太多了?廖掌柜是好人,咱们可不能占人家便宜。”

    唐甜赶紧应道,“娘,我算过了,京都地方大,人也多,卖两个月豆芽就差不多赚回三百两了。廖掌柜绝对不亏!再说,以后咱们去了塞北,那边的皮毛和山货很好,有机会也可以买一些送回来做谢礼。”

    果然,李秋霜听的清楚,脸色也好多了。

    她嫁进唐家就没被善待过,免不得性情也变得自卑,有人但凡对她好一点儿,她就忍不住惶恐,恨不得感激的千百倍回报……

    母子几个放开手脚,把得用的羊皮袄和棉大氅挑出来,虽然廖掌柜买的已经是旧货了,但穿出去,在一群迁徙塞北的穷苦百姓里,想必也扎眼极了。

    所以,李秋霜立刻动了针线,在棉大氅上添了一些补丁,然后又狠心的连同羊皮袄一起,在炕灰里滚了几下,再摔打一通就都变得灰突突了。

    唐甜更是忙碌,连夜把粗面和细面各分出一半,发面蒸成馒头。就是疙瘩汤都加上碎白菜、木耳和干菜一类,熬煮了足足两大桶。

    趁着李秋霜不注意,她又把精米蒸了五六锅,待得不烫手的时候,中间包上咸菜,做成了简易饭团。有需要的时候,只要拿出来,三两口就能吃掉,方便又顶饿……

    这一晚,全家人又是忙到几乎天亮才累的昏睡过去……

    话说两头儿,京都那边,贵公子的大师兄也是雷厉风行,拿了梅雪纸回家,当即就铺开笔墨写起了奏折。

    第二日一早上朝时候,龙椅上坐着的皇帝就听到了臣子的建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