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臣建议我王,可以派使者前去与诸国和谈,瓦解各国合纵之兵。待各国合纵之兵退去,我王又可各个击破。臣不相信,各国还会继续合纵伐我秦国?”

    “王上,我秦国可以把关东原先占据的土地,给予各国。但是这些土地,只待各国合纵之军退却,我秦国就可以再拿回来的。故,臣才会说我王不必忧虑。”

    秦王嬴稷马上道:“相国之言,甚合寡人之意。相国,你就按此意,尽快去办理吧!”

    “诺。”范雎躬身而退。

    燕孝王元年,八月末,秦国与中原各国在函谷关前达成合谈协议。

    秦国将原先侵占的韩、魏、赵土地归还三国,秦国不再出兵攻伐三国。

    中原各国退兵,不再攻打函谷关。

    秦国自秦昭襄王四十八年春,调集大军伐赵,历经三载,结果却是大败而归。

    秦军折损兵力达三十五之多,损失了蒙骜、司马梗等众多优秀的秦国将领。乃秦王嬴稷登基以来,对外用兵最大的挫败。

    邯郸之战后,赵国收复了太原郡、武安城、皮牢关;魏国收复了河东郡以及安阳、汾城;就是韩国,也重新把上党郡与河内郡纳入了自己的国土。

    邯郸之战,沉重打击了秦国的嚣张气焰,造成秦国近三十五万军人的伤亡,严重消耗了秦国实力。

    邯郸之战,是秦国独强的战略格局形成后。关东诸侯,合纵抗秦取得的第一次大胜。直接导致秦国以往执行的,全面打击中原各国战略的破产。

    秦国在长平之战后,本有一统天下的机会。但经过邯郸之战后,因为燕国的重新崛起,秦国统一天下的机会,愈来愈为渺茫。

    邯郸之战前,秦军在长平坑杀了数十万的赵军。这直接造成赵国上下,对秦军充满刻骨的仇恨。面对秦军的进犯,赵国军民始终保持着的高昂士气,则是此战制胜的关键。

    最终在”报仇雪恨“的口号下,赵国内部团结一致同仇敌忾,爆发出罕见的战斗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