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nbsp&nbsp&nbsp&nbsp接着沉思了下,继续对众人道:“诸位大人,说句实话,我对赵国的前景很不看好。到现在为止,秦国一直在为决战创造有利的条件和环境;但反观赵国,从上至下,还都在彷徨犹豫。”

    &nbsp&nbsp&nbsp&nbsp顿了顿,感慨地说道:“赵国到了现在,甚至不知道这场战争,已经事关到赵国的生死存亡!赵国的君王、官员和民众,从思想上、粮草等物资的准备上来看,远远低于秦国。”

    &nbsp&nbsp&nbsp&nbsp然后摇了摇头道:“我们辽地现在没办法、也没能力去改变别人,只有更好地做好自己的事。我们要坚持“两条腿”走路,在发展经济的同时,一定不能忽视军队的建设。

    &nbsp&nbsp&nbsp&nbsp今年秋收后,十月份招兵,我辽地四郡军队扩编之事不可拖延。骑兵部队要选拔到两万人;海军现在陆续下水大的战舰,就已达到七艘。海军也要继续扩招,达到万人;其他部队也要至少有三个军十万人左右。

    &nbsp&nbsp&nbsp&nbsp另外预备役民兵训练只能加强,不能减弱。一旦大战爆发,我辽地四郡要随时、也必须能够动员正规军、包括预备役军总计三十万人的军队应战,万不可到时候手忙脚乱。”

    &nbsp&nbsp&nbsp&nbsp众人站起,齐道:“诺”。

    &nbsp&nbsp&nbsp&nbsp看到众人面色都非常沉重,姬康笑了笑,对荣蚠道:“将军,我军械研究所拿到秦军的制式装备,怎么说?”

    &nbsp&nbsp&nbsp&nbsp现在君侯府的各部门,都成立了自己的各部会的研究所。

    &nbsp&nbsp&nbsp&nbsp除兵部的军事研究所、军械研究所之外,譬如工部有工业研究所、工程建筑研究所;农部有农业研究所、农具研究所;医部有医疗药品研究所、优生优育研究所;甚至连商部苏青都成立了商业研究所,户部也成立财政税收研究所等。

    &nbsp&nbsp&nbsp&nbsp荣蚠赶忙抱拳,躬身道:“公子,我军械研究所言秦军的制式装备,确实远胜中原诸国。但对于我辽地四郡的军队装备来说,就是个“垃圾”,不值一提。”

    &nbsp&nbsp&nbsp&nbsp众人听罢,都哈哈大笑起来。

    &nbsp&nbsp&nbsp&nbsp姬康又对众人道:“不可小觑秦军的武器装备呀!从军械研究所的分析来看,秦军的武器装备也和我们军队一样,都是采取的“流水线”作业,效率是远胜中原诸国的。

    &nbsp&nbsp&nbsp&nbsp他们只是在武器的材质和工艺上,落后我们很多。所以,对我军械所和军工厂厂、以及钢铁厂等重要部门的保密工作只能加强,不能削弱,万不可麻痹大意。”

    &nbsp&nbsp&nbsp&nbsp众人听罢姬康的这番话,都点了点头。

    &nbsp&nbsp&nbsp&nbsp农历八月初,楚国春申君黄歇,刚刚率领楚军远征,完成对倪国和邾国的占领。回到郢都后,还没歇息,就接到了赵相田单的来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