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要忙的,就是梁冕现在所指的工作台上放着的一个观音像。

    眼前的观音像只是个模型,实际上是霖江市政府启动的一个大型修复工程,修复对象为霖梵寺内的一尊七米多高的观音像。

    那尊观音像是霖梵寺内历史最悠久的存在,约莫八百年,历史上经历过多次翻修。政府前几年又启动一次新的修缮工程,按惯例交由霖江博物院文保所来负责,总负责人也惯例是二叔公。

    黄清若记得她出国进修前,二叔公带领文保所和相关工作人员所制定的计划,保守预估要花费起码五年的时间完成此次工程。而今是第三年。梁冕问:“你肯定知道这个工作的。”

    如果回答不知道,确实太扯了些。所以黄清若略过,直接说:“修复方案肯定是完整的,工程根据原计划就能进行下去。参与这个修复工程的人大半也曾经跟着老师参与过一次,老师即便去世了,对这个工程的完成,也不会有大影响。我不需要接手。”

    “曾经跟着老师参与过一次”,指的是同样这尊观音像,上一次的修缮工作,发生在几十年前,彼时便由中年的二叔公负责。

    梁冕指出:“但你也清楚,前期做的修缮方案,把握的是全局,没有那么地详细,也不可能预判到修缮过程中会遇到的全部问题,这就需要负责人随时解决遇到的新问题。”

    黄清若先回应前一个问题:“老师应该还有做阶段性的修缮方案。”

    她记得,这尊观音像的修缮,是从手部先开始,然后修观音像的肚子部位,最后重塑观音像的面部形象。在整体修缮计划的基础上,还有这三个局部修缮阶段的具体方案。

    紧接着黄清若回应后一个问题:“曾经跟着老师参与过一次的老师傅们,比我更了解那尊观音像,所里和市里的其他相关文化部门也有很多参与此次修缮工程的专家,他们的资历和经验都比我丰富,无论如何都轮不到我来接老师的班。”

    梁冕也一一回应她:“老院长几年前在做这尊观音像的修缮方案期间,你有帮忙的吧?他手把手带着你一起做的吧?你对这个工程的了解程度,可能确实比不过老院长,你的工作资历和工作经验,可能也确实比不过其他专家和老师傅们,但负责代替老院长接手这个工作,你绰绰有余。遇到新问题你没把握,你就和老师傅们一起商量,肯定能解决。别怕,大家都在。”

    黄清若看着他的架势,似乎无论如何都要交给她,她继续做任何反驳,他都可以驳回来。突然间她便不想再浪费口舌了。

    要交就交吧,等到时候她处理不了,受损的是文保所的名声和二叔公的声誉,她无所谓。

    本来她就对这一行没兴趣,有转行的打算。或许她在这么重要的工作当中出现失误,梁家想再留她在博物院都留不住。

    梁冕见她不再反对,细长的眼睛眯成条缝:“那就这么定下来了。咱们文保所如今是你们年轻人的天下了,担子全在慢慢地倾斜给你们,你们要对自己有信心,敢于接受挑战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