汪玲对这些程序驾轻就熟,只用了一个早晨就把货物清点交割完毕。结果正如汪玲预计的那样,一共是六十七万二千三百元的货物,抹掉零头,计数六十七万元。

    李明写了个欠条给汪玲,这六十七万元的货物就是李明的了,加上自己的一十五万元货物,一共就是八十二万元商品!

    吃了早餐,就地喊来几个零工打包,接着叫了几辆大卡车。将货物装车,拉到火车站托运。

    汪玲又拿出一千元钱借给李明,对李明笑道:“奉姑姑的命令,这一千元钱借给你的作运输费用。

    进货时你把钱都用了,还有许多想不到的开支,这点钱借给你,以备途中不时之需。不要乱花,以后还钱的时候,别让我们吃亏,记得加上利息!”

    李明感动地连连说“谢!”。

    完成托运之后,李明在火车站候车,汪玲返回到医院去看汪霭。

    到了医院,王玲把李明写的欠条给汪霭看了,再把清点货物的情况向汪霭作了汇报。

    听完汪玲的汇报,汪霭问道:“李明对你说了些什么?”

    汪玲没有隐瞒,把当晚与李明的谈话复述了一遍。

    汪霭听的笑容灿烂,似乎早有预料,有种果然如此的感觉,高兴地自言自语:“与我所想的一样!”

    汪霭甚是欣慰,点点头喃喃自语:“但愿我没有看错!”

    这时候医生通知王霭,已经找到了相匹配的肾源,七天后做移植手术。得到这个好消息,汪霭心情更好了,话也多起来。

    汪玲不知道姑姑的意思,忍不住说:“姑姑:这个李明与我们相隔一两千里,你就那么相信他,谁知道他说的话是真是假。

    他倒是好,拿着这些货,一下子就是百万大富了,真是天上掉下个大老板,让他不费吹灰之力就捡到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