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等投降了,请你们进来吧!”

    在兖州的各处郡县之中都重复着这样的情景,郭嘉的策略收到了奇效,兖州各处郡县见到黄巾贼小帅出来投降,大半都已经投降,剩下的慢慢自然也会跟着投降。

    只不过解决粮草问题乃是老大难,虽然酸枣大战之中,双方将士死伤上万人,不过兖州依旧有为数众多的黄巾贼存在,而定陶大营的粮草则是被张颌一把火给烧了个干干净净。

    不过也不能怪张颌,要不是他烧毁了定陶大营的粮草,能够战胜徐和还是一个未知数。虽然水火无情,不过定陶大营之中的粮草倒是也有一些剩余,大概还有十之一二,再加上作战停止,因此需要的粮草就少了。

    刘烨一方面收集兖州境内各地的粮草,同时命令荀攸继续调集关中境内现存的粮草往兖州运输,竭尽全力维持粮草消耗。

    荀攸给刘烨送来了一封信,认为兖州虽然富足,但是关中境内人口缺口很大,请刘烨将一部分兖州黄巾贼和人口送往关中。

    刘烨当即迁徙兖州二十万人口送往关中。

    而在荀攸、法真等人的建议,还有贾诩和郭嘉两人具体的实施之下,兖州的土地分封终于开始。得益于徐和席卷兖州,攻破了无数豪族的坞堡,因此兖州境内许多土地都成了无主之地,这些土地自然一股脑的全部都到了刘烨的手中。

    经过详细商议之后,刘烨将兖州境内的土地定为两种,分别是薄田和桑田,其中薄田不能够世袭,而桑田则是可以世袭。这样一来等到一代人去世之后,又能够有一批土地重新回到朝廷手中,土地兼并的趋势是无可避免的,将来肯定会愈演愈烈,等到薄田回到朝廷手中,就能够重新赏赐,缓和土地矛盾。

    刘烨此举可谓是长远着想,日后万一出现土地矛盾,朝廷就能够再次封赏土地,避免农民起义的出现。

    如果将土地收归国有,那无疑就是重蹈王莽的覆辙,现在是暂时不能够采取的,需要一步一步来。

    十一月,朝廷颁布了《均田令》,分封关中以及兖州境内的土地给农民。而且这些土地往往连接成片,修建水利设施的话,也便于集体灌溉,对于农业发展很有好处。

    而战胜了徐和之后,刘烨平定百万黄巾的威名再次席卷大江南北,威望深重,本来想要派遣纪灵趁机攻取许昌,从兖州攻略一些土地,没想到刘烨竟然如此迅速便平定了黄巾贼,因此只好灰溜溜的退回了徐州。

    不过这一次几乎把这几年关中的积蓄给打了一个精光,此后起码一年之内,关中很难能有大规模的军事行动,因此刘烨也就偃旗息鼓,从洛阳太学之中征召太学生,同时下令征召寒门士子,充当关中以及兖州各郡县的官吏,鼓励农桑。

    而关中和中原的战火刚刚平息,大汉朝各地却并没有平静下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