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章,摊丁入亩(5/7)
他每天干活干的要累死,还吃不饱,这也叫富足?
而且他这样的还是好的,家里有三亩水田,只有父子两口人,至少有粮食度日,省吃俭用之下,有时还有结余,已经算是村里的富农。
村子里不乏有四口五口之家,水田只有一亩两亩,还有干脆没田的,给地主老爷去当佃户,也不知是怎么生活下来的。
那不得卖儿卖女啊?
唉,好在,当今皇帝看起来是个圣明的。
摊丁入亩,方永记得自己在课本上学过这个政策,是良政,将原本按人头收税的税制改革成按照家里的田亩收税,对老百姓很有好处。
原本方永家里有他和老汉两个人,按人头,要缴纳皇粮200斤粮食(粗粮)。
如今改了税制,摊丁入亩,家里有三亩田,一亩50斤,也就是只需要缴纳150斤就行了。
老汉回家后非常高兴,煮米时甚至多放了半瓢糠。
夜里,老汉突然道:
“永娃,你也大了,爹给你说个媳妇罢。”
……
老汉的行动力非常之快,没过半个月,就托人找了媒婆,给方永说了亲。
女方叫莲姐儿,是隔壁村的女娃。(避免挨喷,提前说明这是个小配角。)
父母之命,媒妁之言,在这个时代没有方永说话的份。
而且他这样的还是好的,家里有三亩水田,只有父子两口人,至少有粮食度日,省吃俭用之下,有时还有结余,已经算是村里的富农。
村子里不乏有四口五口之家,水田只有一亩两亩,还有干脆没田的,给地主老爷去当佃户,也不知是怎么生活下来的。
那不得卖儿卖女啊?
唉,好在,当今皇帝看起来是个圣明的。
摊丁入亩,方永记得自己在课本上学过这个政策,是良政,将原本按人头收税的税制改革成按照家里的田亩收税,对老百姓很有好处。
原本方永家里有他和老汉两个人,按人头,要缴纳皇粮200斤粮食(粗粮)。
如今改了税制,摊丁入亩,家里有三亩田,一亩50斤,也就是只需要缴纳150斤就行了。
老汉回家后非常高兴,煮米时甚至多放了半瓢糠。
夜里,老汉突然道:
“永娃,你也大了,爹给你说个媳妇罢。”
……
老汉的行动力非常之快,没过半个月,就托人找了媒婆,给方永说了亲。
女方叫莲姐儿,是隔壁村的女娃。(避免挨喷,提前说明这是个小配角。)
父母之命,媒妁之言,在这个时代没有方永说话的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