萧豫含笑道,“边关大定,我也是归心似箭,想早日回京。”他敛衣拱手,慎重行了大礼,“此战大捷,幸不负皇兄所托!”
“快起来!”皇帝亲自搀他起来,在他膀臂重重一拍,“事情交给你,朕总是放心的。这一仗艰辛,叫你受累!如今回朝来,必要好生将养,朝政万里,往后朕还要依仗你。”
皇帝行三,比雍王年长八岁,四方脸,肖似先帝,威仪十足。
两人自幼一同长大,兄弟情深,非比寻常。
如今的太后是皇帝生母,母家姓董,当年进宫封做才人,住在秋华宫的偏殿,主位是雍王生母姚昭仪。
董贵人位份不高,运气却很好,进宫没多久,寥寥几回皇恩,竟然一举得男。
然而大邺后宫有定规,正二品九嫔以下,低等嫔妃没有养育子女的资格,董才人生下三皇子没多久,就被抱给姚昭仪抚养。
姚昭仪出身大族,举止娴雅端庄,是位雍容温柔的美人,先帝盛赞其是心头的解语花,哪怕多年未育,也是盛宠不断。三皇子养在跟前儿,姚昭仪也是尽心尽力,对董才人多有照拂,直到后来她怀孕生下七皇子萧豫,也一直待三皇子萧铎如亲生。
萧铎在她膝下长大,诗书启蒙,受她影响下,性格聪慧,疏朗大气,很得先帝喜欢,常受褒奖。待有了萧豫,他身为长兄,自觉承担起照顾幼弟的责任,手把手牵着他长大,教他习字练武,骑马打猎,兄弟俩的感情十分深厚。
天洪三十二年夏天,姚贵妃染病仙逝,随后冬日先帝驾崩,第二年萧铎登基,遵奉生母为太后,加封萧豫亲王,甚至一度要追封姚贵妃为太后,拗不过朝臣言官几度谏言,才就此作罢。
今日雍王回朝,皇帝自是欣喜万分,留他夜宿宫中,彻夜畅谈。
太后听信已经是第二日了,上了年纪觉浅,夜里一旦歇下,左右伺候的人等闲不敢叨扰。
等她清晨起床,一应收拾停整,随侍的徐嬷嬷才来报信儿,“昨夜雍王进宫,同咱们皇上说了一宿话儿,这会子又一道上朝去了。叫人传话来问您的安,说下了朝就来给娘娘请安。”
“谁?雍王?”董太后端着润喉的清茶,手上停了动作,“他回来了?怎么没听见动静,悄没声儿的。”
“是,一人一马,身边只跟着一个随从。说是昨儿连夜回京,赶在宫门下钥前进宫复命的。”
“快起来!”皇帝亲自搀他起来,在他膀臂重重一拍,“事情交给你,朕总是放心的。这一仗艰辛,叫你受累!如今回朝来,必要好生将养,朝政万里,往后朕还要依仗你。”
皇帝行三,比雍王年长八岁,四方脸,肖似先帝,威仪十足。
两人自幼一同长大,兄弟情深,非比寻常。
如今的太后是皇帝生母,母家姓董,当年进宫封做才人,住在秋华宫的偏殿,主位是雍王生母姚昭仪。
董贵人位份不高,运气却很好,进宫没多久,寥寥几回皇恩,竟然一举得男。
然而大邺后宫有定规,正二品九嫔以下,低等嫔妃没有养育子女的资格,董才人生下三皇子没多久,就被抱给姚昭仪抚养。
姚昭仪出身大族,举止娴雅端庄,是位雍容温柔的美人,先帝盛赞其是心头的解语花,哪怕多年未育,也是盛宠不断。三皇子养在跟前儿,姚昭仪也是尽心尽力,对董才人多有照拂,直到后来她怀孕生下七皇子萧豫,也一直待三皇子萧铎如亲生。
萧铎在她膝下长大,诗书启蒙,受她影响下,性格聪慧,疏朗大气,很得先帝喜欢,常受褒奖。待有了萧豫,他身为长兄,自觉承担起照顾幼弟的责任,手把手牵着他长大,教他习字练武,骑马打猎,兄弟俩的感情十分深厚。
天洪三十二年夏天,姚贵妃染病仙逝,随后冬日先帝驾崩,第二年萧铎登基,遵奉生母为太后,加封萧豫亲王,甚至一度要追封姚贵妃为太后,拗不过朝臣言官几度谏言,才就此作罢。
今日雍王回朝,皇帝自是欣喜万分,留他夜宿宫中,彻夜畅谈。
太后听信已经是第二日了,上了年纪觉浅,夜里一旦歇下,左右伺候的人等闲不敢叨扰。
等她清晨起床,一应收拾停整,随侍的徐嬷嬷才来报信儿,“昨夜雍王进宫,同咱们皇上说了一宿话儿,这会子又一道上朝去了。叫人传话来问您的安,说下了朝就来给娘娘请安。”
“谁?雍王?”董太后端着润喉的清茶,手上停了动作,“他回来了?怎么没听见动静,悄没声儿的。”
“是,一人一马,身边只跟着一个随从。说是昨儿连夜回京,赶在宫门下钥前进宫复命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