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在路上,董长义低声道:

    “殿下,对那些小吏、衙役,不能太好了。”

    “环境太舒坦,待遇太优渥,他们就懒了,会觊觎更多。”

    朱允熥含糊地应了一声。

    洪武年间,老朱对官吏十分严苛,吏员、衙役并不是热门。

    吏员地位低,有些甚至是“罚充”来的,就是犯错的读书人、官员,被强迫来当了吏员。

    衙役也多是服的劳役。

    科举出身的官员看不上他们。

    朱允熥劝道:

    “府尹,想让灾民舒服,你得先让一线的官吏舒服。”

    “如果官吏都过不好,灾民还想好?”

    他心里明白,能被派到一线吃苦的官员、小吏,肯定是府衙里不得志的。

    自然也没人关心他们死活。

    但是,在他的计划里,邓辉和他的手下很重要,必须先笼络了。

    董长义听的似是而非,只好含糊地应道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