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行,我知道,我这就去。”刘妈妈年高之人,哪里见得这种场面,正好书玉有令,赶紧也就出来。

      书玉坐于炕沿上,轻轻替良儿捶背抚胸,半天见其好转,方才住手。..

      “可好些了?能说得出话来吗?”书玉细语轻问。

      良儿此时虽还有些气急,生命体征却比刚才平稳了许多,于是便轻轻点头,作为对书玉的回答。

      “你可是这庄子上的人?”书玉便再问。

      良儿还是点头,目光中全是心酸和无奈。

      “你真是住在这里?家中还有何人?好好的走着道,为什么就倒在路上了?”书玉好奇,接着问道。读书吧

      良儿这时眼中滴下泪来,豆大的泪珠,顺着她干巴巴,苦瑟瑟的脸庞滚落下来,打在向下炕垫上,瞬间就濡湿了一片。

      “好姑娘,别伤心了,算了算了,不说算了,别再伤心了好吗?是不是还饿?一会儿面糊汤就好了,好了咱们就吃,吃饱为止,好吗?”书玉是最见不得小孩子哭的,如今天见着自己面前那张稚嫩的小脸上,被泪水冲出条条沟壑,她的心都有些打颤了。

      良儿无声地哭了一会儿,待心情平复后,方才小声开口道:“告恩人,良儿正是居于此地本庄,家中还有母亲,和一个弟弟。”

      书玉一听便知这孩子是个苦命无疑了,古代的农家,家中无父无兄便表示没有靠得住的劳动力,且又上有老母下有幼弟,身为长姐,该有多难?

      “好孩子,难为你了!”书玉一句贴心的话,将良儿一腔苦水逼出,她先是止不住地低声轻轻抽泣,过后实在控制不住,便翻身将头脸伏于自己臂膀之下,嚎啕大哭起来。

      见良儿哭得昏天黑地,书玉便默不作声地坐于炕沿,时不时轻拍其背部。她知道,一个人最痛苦的时候,也是最需要发泄的时候,因此她并不出言相劝,只让良儿淋漓放声,以吐尽心里悲楚。m.book56.com

      待到刘妈妈捧着煮好的面糊汤进来,良儿才略回过气来,只是依旧有些抽泣,却比刚才好上许多了。

      书玉这时方才将良儿从炕上扶坐起来,将其身后被褥垫高,让她靠得舒舒服服,然后从刘妈妈手中接过汤碗,亲手拿起小勺,预备喂于良儿口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