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人却不走,问道:“小郎君,你们真的给饭吃?每日都有?”
“那是自然!”赵金玉点点头:“我们吃什么,你们吃什么。”
“可能带家眷?”
“你还有什么家眷?”
“有老娘,还有个七岁的族弟……”
赵金玉刚想拒绝,谁知坐在一旁的赵正却道:“家眷无碍,不仅能安顿,还能帮忙落户,从此之后你们便有地种,有粮吃,不再受颠沛流离之苦……”
那叫胡三大的年轻人顿时喜出望外,“你说的可真?”
赵正哈哈一笑,“我是平凉村的里正,大小好歹是个官。我说能办,那就能办!”
“元良!”赵金玉拿着笔歪头使劲地使眼色,这是招丁,不是招眷。
“不慌!”赵正面如春风,让胡三大自去找齐家人,约定了未时末汇集,一同返回平凉。
赵金玉哪知道赵正的打算,流民之所以有个流字,便是因为居无定所而来。年份差的时候,就四处流动,年份好的时候,便回到家乡。
如今大唐百废待兴,只要税收大策一落地,不怕土地没人耕种,到那时,缺的就不是地,而是人。平凉村近些年来抽丁严重,村中丁男不足五十,中男也不过就剩下赵正这四个族兄弟,能当重劳力的,加起来也没有超过六十人,断层严重。
若是好不容易招来的丁壮,趁着形势好转一个不留神跑了,那平凉村拿什么中兴?
所以赵正根本不怕人带着家眷,有了家眷就有了根,就能一门心思地帮着平凉。
赵金玉的宗族观念甚浓,这和赵正“大汉主义”其实如出一辙。但大唐就是这个大唐,无论怎么作,都不能改变大唐尤其是西北边陲民族混杂的事实,就如同无论赵金玉如何想保持宗族纯洁,他都不能罔顾平凉村缺丁少男的局面。
“那是自然!”赵金玉点点头:“我们吃什么,你们吃什么。”
“可能带家眷?”
“你还有什么家眷?”
“有老娘,还有个七岁的族弟……”
赵金玉刚想拒绝,谁知坐在一旁的赵正却道:“家眷无碍,不仅能安顿,还能帮忙落户,从此之后你们便有地种,有粮吃,不再受颠沛流离之苦……”
那叫胡三大的年轻人顿时喜出望外,“你说的可真?”
赵正哈哈一笑,“我是平凉村的里正,大小好歹是个官。我说能办,那就能办!”
“元良!”赵金玉拿着笔歪头使劲地使眼色,这是招丁,不是招眷。
“不慌!”赵正面如春风,让胡三大自去找齐家人,约定了未时末汇集,一同返回平凉。
赵金玉哪知道赵正的打算,流民之所以有个流字,便是因为居无定所而来。年份差的时候,就四处流动,年份好的时候,便回到家乡。
如今大唐百废待兴,只要税收大策一落地,不怕土地没人耕种,到那时,缺的就不是地,而是人。平凉村近些年来抽丁严重,村中丁男不足五十,中男也不过就剩下赵正这四个族兄弟,能当重劳力的,加起来也没有超过六十人,断层严重。
若是好不容易招来的丁壮,趁着形势好转一个不留神跑了,那平凉村拿什么中兴?
所以赵正根本不怕人带着家眷,有了家眷就有了根,就能一门心思地帮着平凉。
赵金玉的宗族观念甚浓,这和赵正“大汉主义”其实如出一辙。但大唐就是这个大唐,无论怎么作,都不能改变大唐尤其是西北边陲民族混杂的事实,就如同无论赵金玉如何想保持宗族纯洁,他都不能罔顾平凉村缺丁少男的局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