梁海龙喝了口茶,这才说道:“有一项工程,影响范围广。如果项目完工,近二十万群众会直接收益。”

    “项目规模宏伟,投资大。却利国利民,真正的造福子孙后代。”

    梁海龙刚开了个头,程小敏就感兴趣地问:“到底是一项什么工程?”

    梁海龙点燃了一支烟,深吸一口后说:“那天我们去过燕岭水库。这座水库主要是承载着水库下游几千亩土地的灌溉问题。可是,那条灌溉用的水渠,却已经不适应现在群众的用水需求。”

    “水库五八年动工,六零年完工,水渠同年开始使用。算起来已经四十多年。”

    “四十多年来,水渠进行过几次人工清淤,但是,水渠当时因为是用石头垒砌而成,早就破烂不堪。况且水渠地面没有硬化,渗水严重。”

    “有关部门曾经追踪过从水库开闸放水到灌溉的最后一站,要用近十天的时间,且水流量有开闸时的每秒100立方,减少到了每秒50立方。”

    “水在沿途大量流失,也是一个很大的浪费。”

    “如果水渠全部用水泥修建,渠底再经过防渗处理,只用一天的时间,水就会流到最末端,水流量几乎没有损失。”

    “同时,水渠提高两米,沿途农民将不再用抽水设施,直接灌溉。而且,有必要的话,还是可以适当加宽的。”

    梁海龙说到这里,看了看程小敏,又道:“施工倒是难度不大,但是投资肯定不少。而且,我估计市领导也会全力支持,到时候可以申请市财政补贴。”

    梁海龙点接着说:“这真的是一项大工程,也是一项富民工程。相信会得到群众的一致欢迎,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。”

    程小敏听完后,似乎是在深思。好一会儿才问:“需要多少钱?”

    “应该不会少,几千万之多。但是,具体的投资数额,应该有专门的测量人员测绘后,再有建筑方面的专家计算出费用。”

    “照你这么一说,四十多年了,就没有进行过基本的维修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