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这些建州蛮子可是四条腿的,朝鲜士兵没有斗志了,一个个跪倒在荒野上,磕头求饶。因为铁矿场需要不少劳动力,这些伪装的后金军骑兵也没有杀人。

      赵将军也派人看着,毕竟李将军出战如果战败了,他也要派人接应一下。接过他得到他战报却让他猛然间出了一身冷汗,居然全军覆没!这可是一千二百人啊!就算是一千二百头猪,怎么样也走回来几个啊!

      更让赵将军汗流浃背的是,那李将军死了!死了就死了,问题他是宗室,而且才来这里三天时间。大王听了这事情,会怎么想?人到了你这里,才三天,居然死翘翘了不说,带出去的部下一千二百人都全军覆没了,你这上司怎么做的?拦不住?我也拦不住我的怒气了!给寡人下天牢!

      赵将军想到这里,那冷汗就仿佛瀑布那样,止不住的流出来。

      虽然心中担忧,但赵将军还有一个难题,那就是上千名女真骑兵在宣州城外游荡,赵将军那里敢出城呢?他唯有能够做的就是,眼睁睁的看着宣州城内的百姓被带往铁山县的方向。赵将军无奈唯有向平壤方向求援。

      节度使郑遵得到消息,也很重视。不过李将军的一千二百人的覆灭让他不得不慎重。须知当时不过是五百名倭寇而已,现在还加上一千名女真骑兵,少说也要派五千人去。要不然在半路,说不定就被人吃的干干净净了。

      但朝鲜的军制导致了他,调动一支大军很麻烦,需要从各地抽调士兵,特别现在还是春耕时节。最后费了十二天时间,这才集结到五千人。不过这五千人走在半路上,女真人和倭寇已经撤退了,留下来的是一片赤地,真正正正的赤地。m.book56.com

      房屋被烧毁,田地上长满荒草,桥梁道路被破坏。唯一算得上正常的,就是宣州城。不过女真人和倭寇刚刚撤退,宣州就出现难民潮。城中的百姓都害怕了,都选择逃难到平壤。其实他们不逃也没有办法,城外的基础建设都被破坏了,没有农村送来粮食。仅仅靠城市出产的麻布、棉布、铁制品、白纸等工业物品,怎么能够填饱肚子呢?

      更叫郑遵气愤填膺的是,宣州城门外忽然出现了一个牌匾。上书四个大字,天高三尺。天高三尺看上去好像没有什么,其实这是一个典故。

      相传唐朝大历年间,就曾有一任县官鱼肉百姓,想方设法搜刮民脂民膏,落下了千古骂名。

      话说这天县官正端坐县衙,忽听大门外锣鼓喧天,鞭炮齐鸣,十分热闹。一位衙役匆忙来报:“恭喜大老爷,门外来了一伙人,给您送褒奖牌匾来了!”

      县官闻听大喜:“快快,有请!”

      说时迟,那时快,只见一伙人抬来一大块牌匾,牌匾上盖着红绸布。为首一位秀才打扮的人掀开红绸布,露出四个金光闪闪的镏金大字:天高三尺。

      秀才向县官颔首作揖:“青天大老爷,请您笑纳,这是俺们草民们的一片心意。”

      县官望着牌匾上的四个大字,问:“天高三尺,这是什么意思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