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88章 红丸案8(2/5)
到了辽东后,熊延弼也没有意识好姚宗文是自己仇人,毕竟两人关系一般般,当年的书信熊延弼也没有意识到会得罪人。最重要的是,年代久远了。谁会记住好几年前的一封书信呢?为此熊延弼对待姚宗文非常热情。
姚宗文刚刚开始还道熊延弼服软了,但旁敲侧击一番,却发现原来对方没有记住自己!读书人嘛,最要的是颜面!自己的仇人,居然无视自己!有比这更加苦逼的吗?
姚宗文和刘国缙狼狈为奸,大肆收集熊延弼的罪证。{/书友上传更新}其实严格的来说谈不上罪证。就好比刚刚和努尔哈赤大战完毕了,士兵自然需要放松和休息了,熊延弼就让参战的士兵分为两部,轮番休息六天。在营中的士兵,也不用训练了。
到了姚宗文那里,这就变成了:‘军马不训练,将领不部署’。
姚宗文都等不及回到京城的时候参熊延弼了,在辽东就写好奏折。上书:“军马不训练,将领不部署,人心不亲附,刑威有时穷,工作无时止。”
而此时刘国缙也联系到熊延弼的另外一个仇家——都御使杨渊!
这杨渊不是他人,正是萨尔浒之战中丧师辱国的杨镐之叔父。在这里有人奇怪了,熊延弼怎么得罪上杨渊呢?这事情还得从杨镐身上说起来,当初萨尔浒之战后,内阁起用熊延弼。熊延弼为了稳定军心,亲自押解杨镐进京。
杨渊则怨恨熊延弼这事情做的不地道,我侄儿有错!是没有错!问题是你押解他进京,这可就推他下深渊了!当初熊延弼可是临危受命,内阁自然重视熊延弼的意见了。杨镐当场就被下了天牢,虽然因为杨渊多方说情,这才没有被处斩。但也窝了在天牢里面。
杨渊乃是联系御史冯三元、张修德,大学生顾慥等人向熊延弼发难。
顾慥是继姚宗文后,第一个上本弹劾熊延弼的。奏折中称:“延弼出关逾年,漫无定画;蒲河失守,匿不上闻,诈为捷报;荷戈之士徒供挑浚,尚方之剑逞志作威。”
顾慥的话简单一点来说,就是熊延弼这家伙出关都有一年了,但漫无目的。蒲河失守,隐瞒不上报,还谎称捷报。手拿长矛战斗的士兵,被熊延弼用来给他耕田,拿着尚方宝剑在辽东作威作福。
冯三元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在杨渊手下的缘故,虽然他是第三个弹劾熊延弼的,但他的话更加毒。弹劾熊延弼无谋的地方有八处,欺君罔上的有三处!如果不罢免他,这辽东就保不住了。
另外一个御史张修德最后一个弹劾熊延弼的,不过也不知道是想说都被人说了,还是良心发现。张修德的奏折最为柔和。只是弹劾熊延弼破坏辽阳防御工事,搬运起砖石,用来修建他的府邸。
当然了,张修德的虽然是最柔和。但一旦定下罪来,熊延弼也不会好得那里去。
见到如此群情汹涌,叶向高也有些震惊了,慌忙召集百官廷议。
姚宗文刚刚开始还道熊延弼服软了,但旁敲侧击一番,却发现原来对方没有记住自己!读书人嘛,最要的是颜面!自己的仇人,居然无视自己!有比这更加苦逼的吗?
姚宗文和刘国缙狼狈为奸,大肆收集熊延弼的罪证。{/书友上传更新}其实严格的来说谈不上罪证。就好比刚刚和努尔哈赤大战完毕了,士兵自然需要放松和休息了,熊延弼就让参战的士兵分为两部,轮番休息六天。在营中的士兵,也不用训练了。
到了姚宗文那里,这就变成了:‘军马不训练,将领不部署’。
姚宗文都等不及回到京城的时候参熊延弼了,在辽东就写好奏折。上书:“军马不训练,将领不部署,人心不亲附,刑威有时穷,工作无时止。”
而此时刘国缙也联系到熊延弼的另外一个仇家——都御使杨渊!
这杨渊不是他人,正是萨尔浒之战中丧师辱国的杨镐之叔父。在这里有人奇怪了,熊延弼怎么得罪上杨渊呢?这事情还得从杨镐身上说起来,当初萨尔浒之战后,内阁起用熊延弼。熊延弼为了稳定军心,亲自押解杨镐进京。
杨渊则怨恨熊延弼这事情做的不地道,我侄儿有错!是没有错!问题是你押解他进京,这可就推他下深渊了!当初熊延弼可是临危受命,内阁自然重视熊延弼的意见了。杨镐当场就被下了天牢,虽然因为杨渊多方说情,这才没有被处斩。但也窝了在天牢里面。
杨渊乃是联系御史冯三元、张修德,大学生顾慥等人向熊延弼发难。
顾慥是继姚宗文后,第一个上本弹劾熊延弼的。奏折中称:“延弼出关逾年,漫无定画;蒲河失守,匿不上闻,诈为捷报;荷戈之士徒供挑浚,尚方之剑逞志作威。”
顾慥的话简单一点来说,就是熊延弼这家伙出关都有一年了,但漫无目的。蒲河失守,隐瞒不上报,还谎称捷报。手拿长矛战斗的士兵,被熊延弼用来给他耕田,拿着尚方宝剑在辽东作威作福。
冯三元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在杨渊手下的缘故,虽然他是第三个弹劾熊延弼的,但他的话更加毒。弹劾熊延弼无谋的地方有八处,欺君罔上的有三处!如果不罢免他,这辽东就保不住了。
另外一个御史张修德最后一个弹劾熊延弼的,不过也不知道是想说都被人说了,还是良心发现。张修德的奏折最为柔和。只是弹劾熊延弼破坏辽阳防御工事,搬运起砖石,用来修建他的府邸。
当然了,张修德的虽然是最柔和。但一旦定下罪来,熊延弼也不会好得那里去。
见到如此群情汹涌,叶向高也有些震惊了,慌忙召集百官廷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