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英殿。
日复一日的争吵,实在没什么新意……保持中立的吏部尚书张紞、户部尚书郁新、刑部尚书暴昭和都察院左都御史练子宁都有些厌烦了。
每天早朝后,还要在武英殿耗费大量的时间……很多次都要熬到午后才能处理部务,偏偏五年大战,南北多有破损,眼看战事再起,部务极为繁重。
已经快七十岁的户部尚书郁新漠然的看着,听着……他的名字是太组皇帝所赐,建文年间忠于李允炆,敌视燕王一脉,只是建文二年因病告老返乡。
今日还是在议领兵大将一事,李高炽提议耿炳文长子耿璇继后军都督,而徐辉组提出以丘福领燕军北上为交换条件。
李高煦一点都不客气,要直接一杆子捅翻铁选……能入武英殿议事的,都是国之重臣,区区山东布政使有什么资格入武英殿?
讲道理,从任职上来说,铁选的确没资格入武英殿,兵部尚书只不过是虚衔而已,他是以徐辉组亲信的身份入内的。
外面吵得纷纷扰扰,侧殿内,李允熥今日没有抄书,而是坐在徐氏身边听其讲解六部递上来的奏折。
“四婶,外面还在吵着呢,谁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出兵……”
“大军未动,粮草先行。”徐氏摇头道:“终归是要出兵的,粮草需提前备好。”
“如今北疆乱战,五年间南直隶北部、山东、保定府等地一片狼藉,粮草、拨款都需湖广、浙江、福建、江西等地筹集。”
“不过……”徐氏叹道:“本朝江南定税极高,浙江、南直隶最过,筹集粮饷颇为不易。”
李允熥附和道:“四婶说的是,之前五年皇兄一度削减浙江税粮,但……”
李允炆得大量文臣拥戴,主要就是这方面的原因,他对李元璋定下的严苛刑法、繁重税赋进行了优化……虽然后者效果不大。
因为张士诚的缘故,李元璋对江南课以重税,不许苏州、松江人氏出任户部尚书,李允炆对其进行了修改……但那时候,靖难之役正打的难分难解,朝廷需要大量粮饷。
日复一日的争吵,实在没什么新意……保持中立的吏部尚书张紞、户部尚书郁新、刑部尚书暴昭和都察院左都御史练子宁都有些厌烦了。
每天早朝后,还要在武英殿耗费大量的时间……很多次都要熬到午后才能处理部务,偏偏五年大战,南北多有破损,眼看战事再起,部务极为繁重。
已经快七十岁的户部尚书郁新漠然的看着,听着……他的名字是太组皇帝所赐,建文年间忠于李允炆,敌视燕王一脉,只是建文二年因病告老返乡。
今日还是在议领兵大将一事,李高炽提议耿炳文长子耿璇继后军都督,而徐辉组提出以丘福领燕军北上为交换条件。
李高煦一点都不客气,要直接一杆子捅翻铁选……能入武英殿议事的,都是国之重臣,区区山东布政使有什么资格入武英殿?
讲道理,从任职上来说,铁选的确没资格入武英殿,兵部尚书只不过是虚衔而已,他是以徐辉组亲信的身份入内的。
外面吵得纷纷扰扰,侧殿内,李允熥今日没有抄书,而是坐在徐氏身边听其讲解六部递上来的奏折。
“四婶,外面还在吵着呢,谁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出兵……”
“大军未动,粮草先行。”徐氏摇头道:“终归是要出兵的,粮草需提前备好。”
“如今北疆乱战,五年间南直隶北部、山东、保定府等地一片狼藉,粮草、拨款都需湖广、浙江、福建、江西等地筹集。”
“不过……”徐氏叹道:“本朝江南定税极高,浙江、南直隶最过,筹集粮饷颇为不易。”
李允熥附和道:“四婶说的是,之前五年皇兄一度削减浙江税粮,但……”
李允炆得大量文臣拥戴,主要就是这方面的原因,他对李元璋定下的严苛刑法、繁重税赋进行了优化……虽然后者效果不大。
因为张士诚的缘故,李元璋对江南课以重税,不许苏州、松江人氏出任户部尚书,李允炆对其进行了修改……但那时候,靖难之役正打的难分难解,朝廷需要大量粮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