进退得宜知书达理,明明心中百般不舍却也从不会拦他。他要去军中她就早早的起来做饭,收拾东西,他要是三四天不回来,她就派人送干净的衣服和一些自己做的糕点过去。

      对儿子也很上心,来这儿不久就已经为他们父子做了好几套衣裳,每次送衣服送吃的也都送双份。

      知道父亲含蓄,不善表达,梅心听了这话极为高兴的说:“当初您虽没有怪罪女儿心中却十分不安。如今看您二人和睦,举案齐眉,女儿心里再没有什么不放心的了。”

      耳边传来儿子的脚步声,梅战南轻轻的点了一下头说:“你哥一直担心你,要不是我拦着他就亲自去接你了。你们俩多日不见必有话说,我先去瞧瞧你姑母到了没有。”

      原本想问宗政明臻的事儿,但她今天刚到,晚上又是家宴,还是等她休息一晚明天再说吧。

      话音未落梅瑾泽就到了他们面前,喜滋滋的抱过孩子瞧了瞧,他拿出两个荷包来说:“母亲给了金锁,父亲给了字画,到我这儿不知道送什么了。这是前不久剿匪得的各色宝石,拿给两个孩子玩儿吧。”

      玉佩他有,但都不是上等玉,瞧来瞧去都没有一对儿是好的,索性装十几粒未镶嵌的宝石进去。

      要是姑娘家送宝石做见面礼固然好,但俩小子就不对了。不过梅心不在意,她也知道哥哥的心意。示意孙嬷嬷收下,她向梅瑾泽招了招手。

      心领神会在床边儿坐下,梅瑾泽压低声音像做贼似的问道:“怎么了?”

      扭头看了一眼外间,梅心意有所指的轻声问道:“怎么样,还处的来吗,瞧着怎么样?”

      知道她问的是温如颜,梅瑾泽道:“你的眼光自然是好的,军中的叔叔们都说爹年轻了,笑的也多了,也不像从前总待在军中了,五天十天的战事不紧就回来。”

      他押送粮草回凉州,一进凉州城就跟温如颜分开了。至于上两趟回来,他是成年男子得避嫌,不怎么进后院,说不上处不处得来。

      说话间梅心一直注意着他的表情,看他眼中并无厌恶之色,十分平静,她眉眼含笑道:“爹高兴就成,可你怎么办呢,我在京城没瞧上一个合适的,要不然在凉州城里选选吧。”

      婚事讲究门当户对,但她想找的并非只是世家女子。她想找个知书达理性格坚毅有勇有谋的嫂子。

      军营里什么都不多就是光棍儿多,再加上比他年纪大的好些都没有成婚,他也不着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