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军经过这条铁路,可以在最快速度内获得华北方面军的支援。

    一条铁路支线则是指白晋铁路。

    1935年,闫锡山作出了修筑“白晋铁路”的规划。

    其中,“白”字表示白圭镇,“晋”字表示晋城,并于当年由晋绥兵工筑路总指挥部负责修筑。

    1937年秋,白圭至长治城部分地段的路基基本竣工。后因日军入侵工程中止。

    之后在1939年的时候,日军重新规划,把铁路的起点定为祁县东观镇,并将终点设置在长治潞城。

    因而这条铁路在日军这边被称为‘东潞铁路’。

    东潞铁路在通车之后,就连同被日军打通的临屯公路和邯长公路一起,将八路军整块的晋冀豫抗日根据地划分成了好几块。

    这三条铁路给秦文伟的印象极其深刻。

    前两条主干线秦文伟印象深刻,是因为他本身就了解这段历史。

    而白晋铁路给秦文伟印象深刻,是因为在秦文伟到达这个《亮剑》世界之后,真正亲身参与的几次大战都是和白晋铁路有关。

    彼时的中国尚属于一个农业国,第1军驻扎山西境内。

    像粮食之类的物资或许还能通过征收拿到,但是作战需要的弹药等就没办法征收到了。

    山西境内表里山河,三晋大地除了这些固定的铁路公路交通线路之外,对外交通几乎是不可能的。

    也因此,只要能截断这些交通线路,也就能够将日军彻底孤立在山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