果然,刘勋动心了,他在脑海中已然勾勒出拿下上缭后的美好蓝图,到时候,粮食充足,兵力强盛,仿佛称霸一方的大业就在眼前。

    虞翻察言观色,又不住地添柴加火,让刘勋愈发坚定了决心。

    最后刘勋猛地一拍桌案,撂下狠话:“区区一群上缭的刁民,为祸一方,吾岂能相容,你回去告诉孙策,不日我就要发兵,定然要踏平上缭!”那语气,仿佛上缭已是他的囊中之物。

    虞翻连忙称赞,脸上堆满了讨好的笑容,“明公忧国忧民,出兵平乱,实乃社稷之幸!百姓之幸!”

    当虞翻离开后,刘晔听闻了此事,深感不安,极力劝阻道:“主公,万万不可冲动。上缭虽小,可城池坚固,易守难攻。我们的军队要是去攻打,短期内根本打不下来。长时间在外征战,士兵们必然疲惫不堪,庐江也必然会空虚。孙策此人野心勃勃,一直对周边虎视眈眈,他定会趁咱们后方空虚之时,突然来袭。”

    “到那时,咱们前方攻不下上缭,后方又守不住庐江,进退两难,处境可就太危险了,请明公三思!”

    刘晔言辞恳切,眼中满是焦虑与担忧,他对孙策的野心洞若观火,深知此人绝不可轻信。

    可惜,刘勋此时已经蒙蔽了双眼,冲昏了头脑,哪里还听得进刘晔的苦劝。

    他满不在乎地摆了摆手,不耐烦地说道:“子扬,你多虑了,我意已决,不必再劝!”

    刘勋不顾劝阻,迅速点齐兵马,带着三万大军浩浩荡荡,离开了皖城!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与此同时,在吴郡的曲阿,一座雅致清幽的庭院之中,传出了悦耳的琴声。

    院中几株翠竹在墙角摇曳生姿,竹叶沙沙作响,似在与这雅致的氛围轻声低语,又似在诉说着悠悠往事。

    周瑜安然端坐于一张石桌之前,一袭白袍胜雪,俊逸的面庞仿若精心雕琢的美玉,透着与生俱来的高贵与从容,举手投足间尽显儒雅风范,当真仪表不俗。

    面前一架古琴横陈,琴身古朴典雅,周瑜的手指灵动地在琴弦上跳跃、飞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