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四十四章 坑杀(1/5)
姜姒大多时候都在茅草棚里与医官一同施药,万嬷嬷也很快跟来,左右侍奉着。
那一口四耳青铜釜(汉代行军做饭的炊具)成日熬煮着汤药,熬好了便倒进半人高的药桶之中,一旁又另起一口锅炉熬粥赈济疫民。
天子仁厚,这样的茅草棚在长安城中有二十余处。大量的疫民便在棚子周遭安身,有药可饮,有粥可食,只盼着能熬过昭武七年。
姜姒每日卯时动身往药棚来,至戌时方归。虽终日与疫民接触,但因佩戴草药香囊,又有白帛遮面,回府时立刻换下衣袍并以苍术艾草熏染,因而一月来不曾染疫。
而随暮春日暖,这场持续两年的瘟疫眼看着就要过去了。
姜恒常命中谒者到药棚来,不外是说,“局势渐好,请姐姐早些回公主府,万不能沾染时疫。”
姜姒便托中谒者带话,“请陛下千万保重身子,不必忧心姐姐。”
大疫终将过去,一切都会好起来。到那时,她会携伯婵与伯启去他们父亲陵前告慰,也会将两个孩子教养成人。
若是这样,实在再好不过。
但昭武七年四月初三,长安突然马嘶人沸,一批批重甲骑兵沿朱雀大道闯进了明德门,直奔未央宫而去。
那战马膘肥体壮,骑兵皆黑布蒙面。威风凛凛,惊天动地。
姜姒怵目惊心,问道,“是谁的人马?”
医官皱眉叹道,“我朝已没有如此彪悍的人马了。”
马蹄溅起尘土和着这满长安的苍术烟气,似有人扼住了她的喉咙,姜姒脑中轰然一响。
定是许之洐来了。
那一口四耳青铜釜(汉代行军做饭的炊具)成日熬煮着汤药,熬好了便倒进半人高的药桶之中,一旁又另起一口锅炉熬粥赈济疫民。
天子仁厚,这样的茅草棚在长安城中有二十余处。大量的疫民便在棚子周遭安身,有药可饮,有粥可食,只盼着能熬过昭武七年。
姜姒每日卯时动身往药棚来,至戌时方归。虽终日与疫民接触,但因佩戴草药香囊,又有白帛遮面,回府时立刻换下衣袍并以苍术艾草熏染,因而一月来不曾染疫。
而随暮春日暖,这场持续两年的瘟疫眼看着就要过去了。
姜恒常命中谒者到药棚来,不外是说,“局势渐好,请姐姐早些回公主府,万不能沾染时疫。”
姜姒便托中谒者带话,“请陛下千万保重身子,不必忧心姐姐。”
大疫终将过去,一切都会好起来。到那时,她会携伯婵与伯启去他们父亲陵前告慰,也会将两个孩子教养成人。
若是这样,实在再好不过。
但昭武七年四月初三,长安突然马嘶人沸,一批批重甲骑兵沿朱雀大道闯进了明德门,直奔未央宫而去。
那战马膘肥体壮,骑兵皆黑布蒙面。威风凛凛,惊天动地。
姜姒怵目惊心,问道,“是谁的人马?”
医官皱眉叹道,“我朝已没有如此彪悍的人马了。”
马蹄溅起尘土和着这满长安的苍术烟气,似有人扼住了她的喉咙,姜姒脑中轰然一响。
定是许之洐来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