薛虯看向京都的方向,皇帝御宇数十年,而今已垂垂老矣。太子早立,然而近年来行事荒唐,与皇父矛盾频发,一度有废黜之议。皇子们蠢蠢欲动,百官也各有归附,朝堂上早就暗潮汹涌。

    对投机者来说,这是一个机会,一旦押注成功,便能青云直上。

    想要入局并不容易,但薛家不是毫无资本——他们有钱!

    有钱能使鬼推磨,皇子也不能免俗,眼下需要考虑的是,他要投入哪个皇子门下。

    皇帝膝下皇子不少,但成年的只有六个。

    太子乃中宫皇后所出,既嫡且长,幼时便被封为太子。皇帝与皇后少年结发,感情甚笃,太子又是他二十四岁倍感压力时出生的第一个皇子,自然颇为看重。皇后去世后,皇帝更是将一腔思念托付在儿子身上,十分宠爱。

    二皇子与太子仅相差半岁,乃贵妃崔氏所出。崔氏出身著姓望族,家族子弟众多,在朝堂上能量不小。二皇子颇有才干,又有崔氏作为臂助,气焰极盛,多年来与太子针锋相对,剑指储君之位。

    这两位都是争储热门选手,身边英才环绕,愿意为他们效力的家族多不胜数,想要在他们身边出头实在太难。且薛虯并不好看这两位,所以不纳入考虑。

    三皇子早逝不提。

    四皇子乃宠妃所出,外家家世不高,他本人低调内敛、各项才能均不拔尖,在皇子中存在感不高。但薛虯研究过,但凡交到四皇子手里的差事,每一桩都完成得极为出色,可见他并非没有能力,也不是没有野心,只是收敛了锋芒罢了。

    五皇子和七皇子乃甄贵妃所出,甄贵妃在后宫风头无两,两位皇子也聪明伶俐,很得皇帝喜爱,很难说会不会后来者居上。

    六皇子体弱多病,一年中有一半时间都下不了床,肯定是坐不了皇位的。

    剩下的几位皇子年纪还小,而皇帝已过耳顺之年,人活七十古来稀,他们几乎没有成长起来,和前面几位兄长竞争的机会。

    这样算来,合适的人选只有四皇子、五皇子和七皇子。

    薛虯更看好四皇子,此人隐忍有谋算,且精干务实,很有梦里清朝某位皇帝的品格,巧合的是,他们还都行四。至于五皇子和七皇子……原著里甄家可是被抄家了的,可见此二人并没有成功登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