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圆三百余里的大泽,水色清碧,倒映着岸边的一层层芦苇,大泽之中的二十七个岛屿,就是鱼梁国的全部领土。

    在相对偏远的一座岛屿之上,既有飞檐酒楼,奢华客堂,也有旧黄的木质、竹质房屋,大片的聚集在一起,傍水而立,形成了高低起伏,远近错落有致的镇子。

    用一些细麻绳扎着发髻,身穿短打的渔民,零零散散的在狭窄的街道之间走过。

    鱼梁国百姓衣裳的形制,大多是从东边的唐国传过来的,镇子上少数一些识字的人,也全都学的是唐国的文字。

    只不过,与那些有闲心拜神拜佛的唐国子民不同。

    这里的百姓路过正常仅有的一座简陋佛寺之时,都视若无睹,只有小孩子会在这里找些墙壁上的空处,乱涂乱写。

    说是寺,其实只是一座剩下了三面墙壁的小庙。

    寺中早已无人,连佛像都不知道被谁偷走了。

    不久之前,有两个和尚来到这里住下,那个做师父的大胖和尚,就拿木炭在其中一面墙上,画了一个歪歪扭扭的佛陀形象。

    连佛陀的嘴都是歪的。

    但师徒两个拜得很虔诚。

    一篇经文念罢,小和尚嘴唇干裂,不禁顿了顿。

    “师父,还有水吗?”

    大胖和尚拿起旁边的一个旧葫芦,葫芦口朝下等了半天,连一滴都没滴下来,道:“没了,你去到隔壁卖烧鹅的大娘家讨点吧。”

    没错,这间小庙隔壁就是卖烧鹅的人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