尽管仇士良攻势猛烈,撼动了李德裕在文官集团中的信誉,但尚不能摧毁他的执政根基。

    只需投入大量时间与精力,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或书信往来,向关键人物阐明背后的复杂情由,他便有望重新稳固自己的地位。

    同时,为洗清自身嫌疑,证明自己绝非幕后推手,力捧一个盐商之子登上状元之位,李德裕必须亲手铲除黄举天。

    “于是,第二封任命状应运而生。”

    黄举天将其展开,目光落在左下角空白处,那里同时加盖了门下省与中书省的官印。

    从程序上看,这似乎是一封合法合规的文书。

    然而,任命状上指定的赴任地点——

    卢龙镇潞县,表面上与李德裕的故乡相距不远,实则位于臭名昭著的河北三镇之一。

    作为晚唐时期著名的割据势力,卢龙镇早已对中央政权既不听调也不听宣,形成了事实上的独立王国。

    李德裕利用大唐朝廷的程序,派遣黄举天前往卢龙镇担任县令,显然是设下了一个两难之局:

    去,则必将遭遇藩镇军阀的加害;

    不去,则将以违抗上命之罪受国法制裁。

    “借李德裕之手,顺势将我除掉——这便是第三个好处。”

    黄举天嘴边泛起一丝冷笑,指节因用力而泛白,案角漆面竟被生生攥出些许细碎裂纹。

    “好在李炎未被完全蒙蔽耳目。我呈上的那首诗,必是深得圣心,他才会颁下第三封任免文书,以此来护我周全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