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62章(2/5)
家里的事情理当由大人负责,我是母亲,所以罪名在我。
一家三口都在抢着承担罪名,最后这件事只能上报给朝廷,最终由朝廷作出决定,孔褒获罪,而孔融与他母亲无罪。
孔融也因为这件事而名声大噪。
相比之下现代更加让人所熟知的让梨,反而是几乎没人在意。
……
“孔融,又来一个茅坑里的石头啊!”
此刻王骁正在前往迎接孔融的路上。
对于这个孔融,王骁知道的并不多,但是有一点王骁很清楚。
这家伙就是茅坑里的石头,又臭又硬。
历史上孔融就因为多次正面反对曹操,并且在私下散播一些不利于曹操的言论,比如说高祖曾言异姓不得封王,京师重地千里之内,不得封侯。
这些每一条,每一件都是在针对曹操。
因此曹操对孔融其实相当的不喜欢,甚至可以说是厌恶。
只不过是因为孔融名气太大,一时半会不能动他。
所以就这样忍过来了,但背地里一直都在搜集孔融的黑料。
直到最后曹操拿着一堆所谓的证据,用不孝的罪名将孔融给处死了。
一家三口都在抢着承担罪名,最后这件事只能上报给朝廷,最终由朝廷作出决定,孔褒获罪,而孔融与他母亲无罪。
孔融也因为这件事而名声大噪。
相比之下现代更加让人所熟知的让梨,反而是几乎没人在意。
……
“孔融,又来一个茅坑里的石头啊!”
此刻王骁正在前往迎接孔融的路上。
对于这个孔融,王骁知道的并不多,但是有一点王骁很清楚。
这家伙就是茅坑里的石头,又臭又硬。
历史上孔融就因为多次正面反对曹操,并且在私下散播一些不利于曹操的言论,比如说高祖曾言异姓不得封王,京师重地千里之内,不得封侯。
这些每一条,每一件都是在针对曹操。
因此曹操对孔融其实相当的不喜欢,甚至可以说是厌恶。
只不过是因为孔融名气太大,一时半会不能动他。
所以就这样忍过来了,但背地里一直都在搜集孔融的黑料。
直到最后曹操拿着一堆所谓的证据,用不孝的罪名将孔融给处死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