蒲州渡口停靠着安国公府的船。

    这些船载重大、吃水深、船身坚固,可乘风远航,也可由人力驱动。

    十艘船浩浩荡荡停泊在这里,然而往日虽然疲惫却安心的船工们,此时神色惴惴,跪在地上,等候询问。

    李策陪同大理寺卿崔玉路和户部官员,从一艘船走到另一艘船,直到看完整整十艘,才站在摇摇晃晃的船栏边,要来账目。

    账目记载,船在齐州随县卸下货物,又装载木头,拉向洛阳。

    齐州,是京杭运河的重要渡口。那里的黄杨木、核桃木都很好,货船在那里运木头,也很正常。

    但是木头怎么就变成了铁矿?

    崔玉路的目光炯炯有神,一面翻阅账册,一面道:“齐州的木头的确很好,但是齐州的铁矿,也很好。”

    “交付木头的人,抓来了吗?”李策问。

    “抓来了,”崔玉路道,“他的确交的木头,没问题。”

    “收货的人呢?”李策再问。

    “收货的人哭着要他的木头,说铁矿跟自己没关系。”崔玉路揉了揉头,觉得一筹莫展。

    买卖双方都没有问题,有问题的,就成了运货的人。

    “查吧。”崔玉路道,“是黑是白,查清楚。”

    “六殿下到了。”远处有人禀告,便见六皇子李璨带着叶柔,匆匆而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