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64章(1/3)
“微臣遵旨。”镇北王告退。
临走之前,他眸光锐利地扫过谏言的几位大臣。
几位大臣脊背一寒,缩着脖子,头垂的更低了。
靖安帝散朝,留下了赵国公。
君臣二人在御书房会面。
“国丈,幸好你提醒朕,调派镇北王平定北境。否则今日之事一出,朕恐怕要折损一员大将。”靖安帝感慨良多:“朕从前几次的捷报来看,镇北王的子嗣,有乃父之风,全都是骁勇善战的人。今后百年,若是有他们镇守边境,大周便是太平盛世了。”
赵国公不敢居功:“皇上,是您知人善用。”
靖安帝双手负在身后,在大殿中踱步:“国丈,依你之见,朕该如何安置镇北王?”
“皇上,撤销先帝的旨意,论功封赏镇北王的子嗣。”赵国公拱手道:“镇北王世代忠良,凉州的安定,全靠他们镇守。”
靖安帝正有此意,不知想到什么,他眉目一沉:“同样是姓沈,一个对朝廷忠心耿耿,为国为民。一个却是以权谋私,搜刮民膏民脂。”
只待钦差将青州的案件查明,落实了承恩侯的罪名,便能将他定罪处决。
赵国公笑道:“同姓不同宗,根子不一样,自然秉性大不相同。”
靖安帝深以为然,即便是同一条根子长出来的,有的心胸开阔,与人为善。有的便是心胸狭窄,自私自利。
他突然想起一件事:“镇北王的女儿走丢了,如今可有找回来?也不知可有婚配。”
顿了顿,靖安帝又说:“若是没有婚配,朕倒是可以给赐一门亲事。”
临走之前,他眸光锐利地扫过谏言的几位大臣。
几位大臣脊背一寒,缩着脖子,头垂的更低了。
靖安帝散朝,留下了赵国公。
君臣二人在御书房会面。
“国丈,幸好你提醒朕,调派镇北王平定北境。否则今日之事一出,朕恐怕要折损一员大将。”靖安帝感慨良多:“朕从前几次的捷报来看,镇北王的子嗣,有乃父之风,全都是骁勇善战的人。今后百年,若是有他们镇守边境,大周便是太平盛世了。”
赵国公不敢居功:“皇上,是您知人善用。”
靖安帝双手负在身后,在大殿中踱步:“国丈,依你之见,朕该如何安置镇北王?”
“皇上,撤销先帝的旨意,论功封赏镇北王的子嗣。”赵国公拱手道:“镇北王世代忠良,凉州的安定,全靠他们镇守。”
靖安帝正有此意,不知想到什么,他眉目一沉:“同样是姓沈,一个对朝廷忠心耿耿,为国为民。一个却是以权谋私,搜刮民膏民脂。”
只待钦差将青州的案件查明,落实了承恩侯的罪名,便能将他定罪处决。
赵国公笑道:“同姓不同宗,根子不一样,自然秉性大不相同。”
靖安帝深以为然,即便是同一条根子长出来的,有的心胸开阔,与人为善。有的便是心胸狭窄,自私自利。
他突然想起一件事:“镇北王的女儿走丢了,如今可有找回来?也不知可有婚配。”
顿了顿,靖安帝又说:“若是没有婚配,朕倒是可以给赐一门亲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