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希孟对一些事情,有着近乎病态的执着……比如说挖掘壕沟用的铲子,需要多大,多重,每次挖多少土,连续干多长时间休息,这种事情张希孟都会反复研究,最后制定标准。

    这也是在渡江前后,张希孟在军中的日常,他亲手制定了许许多多的条例细节,给朱家军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。

    像徐达,他虽然堪称天生帅才,但也没法做到张希孟的程度,只能大略学学而已。

    而正是对细节的把握,才让张希孟能立于不败之地,哪怕再强的将领,面对一个无懈可击的对手,也只能徒呼奈何。

    徐达扪心自问,只怕他也胜不过张希孟,所幸张相是自己这边的,不然还真不知道天下谁属?

    经过一番头脑风暴似的商讨之后,邹普胜就去休息了,剩下具体问题,就由朱家军自己商议了。

    “明日将船队分成二十个小队,由各位将领分别率领,携带水战器械,试探陈军底细,趁机俘虏楼船。”

    徐达说出了自己的打算,老朱和张希孟都表示认可。

    “具体怎么打,咱就交给你了,把这副担子,替咱挑起来。”朱元璋伸出巴掌,用力拍了拍徐达的肩头。

    徐达用力点头,他也下去了。

    现在就剩下朱元璋和张希孟,老朱突然笑道:“先生,你说该让谁去诈降?”

    张希孟正要开口,老朱道:“还是别说了,咱们写在手掌上,看看想的是不是同一个人?”

    张希孟一怔,要做到这个地步吗?

    他也只能提起笔,在掌心写下一个字,等到和老朱一兑,不出意外,都是一个康字!

    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