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如宋代设立了江南东路和江南西路,而江南西路就简称江西,还设立过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,这二者的简称就是广东广西。

    但是北宋的路也不完全和后世一样,比如在河北,就设立了河北东路和河北西路。

    而河北是对抗契丹的主战场,两路分割,并不利于御敌。因此北宋会设立都转运使,统领河北东西路。

    也就是说,宋代的路,不是完整的行政单位,有很大的随意性。

    另外宋代还有宰相外放的习惯,一旦哪位名臣出京,担任管钱的都转运使,或者出任管军的安抚使相公,就会成为超级大佬。在地方上虎视眈眈,随时返回京城,谋夺两府宰相之位。

    像大名鼎鼎的范仲淹、韩琦、欧阳修、文彦博,都有过类似经历。

    因此大宋的地方官,又可以视作朝堂斗争的暂时失败者。

    他们在地方积蓄力量,待到时机成熟,重新回京,大杀四方。

    这种情况下,那些地方官吏,也就没有多大心思,摆弄地方政务,加上宋朝复杂到了头秃的官制,地方上完全是拱手交给了豪门大户。

    杨宪提议仿效宋代,果不其然,他也提出了可以派遣重臣,临时下去,督办政务,总领地方事务。

    他的话刚说完,张希孟突然开口了。

    “杨总宪,本来只是重新划分行省,我不该说此事……但你提到了,我也不好不说。我是反对安插文官重臣,前往地方的。”

    杨宪一怔,却也是心头苦涩,他还没胆子和张希孟叫板,只能道:“张相如此说,必是有深远的考虑,下官思虑不周,还请张相指点。”

    “也没什么好指点的……我以为日后用兵,必须以武将为主……若是灭国之战,可以皇子督兵,或者御驾亲征。而平时,或者一般战斗,必须要尊重武将的领兵权力。遍及几个省的大战,也可以设立总兵官一员,以武将统兵御敌。遇到了筹措粮草,征召民夫等等事项。也只可以安排文官,担任助手。”

    “绝对不可以在地方安排德高望重的疆臣,遇到战事,侵夺武人领兵权力。大宋的那些著名文臣,打得什么样,只怕不用我多说吧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