崔与之这话说的就太过诛心了,朝堂商议事务,大家为的都是王朝安稳,江山社稷,即便是乱臣贼子要败坏朝政,那也得打着为国为民的幌子,绝不可能明着说是要为自己。

    但是现在崔与之倒好,直接就一杆子打死,说只要是赞成和李全开战的,那就是为了给他自己出气,不管国家安危,你说哪里有这样说话的。

    赵昀听罢,眼睛不自觉地眯了起来,看向崔与之,怒火腾腾。

    赵昀知道,崔与之是在堵住自己的嘴巴,让自己不能跟李全作战。

    之前赵昀在讨论处置李全的时候,崔与之就不赞成用强硬手段处置李全,担心逼反李全,最后还是赵昀定下智取的策略,他这才是勉强同意。

    但是现在李全杀了许国,占据楚州,智取的计划自然失败,站在崔与之的角度去看赵昀,不用问,赵昀那一定是会火冒三丈,怒不可揭的。

    而以赵昀一贯的脾气,赵昀会对李全妥协吗?

    这显然不可能。

    但是出于大宋现在的实际情况,突然和李全打这一仗确实风险极大。

    要知道李全不是一般人,他可是靠造反起家的,他的大军也是经年老匪,极其能打。

    而且从金国投降来大宋的不止李全一人,便如盱眙四个总管中的夏全和时青,他们便也是从金国投降来的义军头领。

    一旦朝廷对李全大打出手,会不会让他们产生兔死狐悲的情绪,继而联合李全一同反叛?

    真要其他人也跟着反叛,那可就麻烦了,事态将会更加恶化。

    所以这李全之事极其棘手,一旦开战,能不能顺利解决,几乎只能看运气。

    正是这些顾虑,崔与之才不赞成开战,并且不惜惹怒赵昀,也要抢先一步把赵昀的话堵死,让赵昀没有开战的理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