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天,崔与之正式来到政事堂办公,政事堂的官员起立迎接,郑清之也很客气的和崔与之打招呼。

    崔与之久经官场,为人又正派,自是不会耍架子,他与众人亲切问候,最后才去自己的值房办公。

    崔与之离开,郑清之的脸上就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嫉妒之色。

    “自己为官家扳倒史弥远立下大功,这些日子又忙前忙活,凭什么他崔与之是右丞相,地位在自己之上!”

    郑清之心中不忿,但是却依然面上保持着风度,给人感觉儒雅,大度,有宰执之风。

    政事堂属吏先后进到中书舍人聂池的值房,将最新接到的奏折亲手送给聂池,聂池再将之分门别类,分别送往崔与之和郑清之的值房。

    来到郑清之的值房,聂池恭敬道:“使君,这些都是刚刚收到的奏折,还请使君过目。”

    “嗯,知道了。”

    聂池走后,郑清之粗粗扫眼一看,只见奏折都是一些言官弹劾,律令,刑狱方面的,其他诸如官员任免,邦国往来等事务的奏折却是一份也没有。

    郑清之下意识的想要去命人询问聂池,却又想起今天崔与之来了,官员任免那些事务都属于右丞相处理的,轮不到他来,他又是落寞的坐下了。

    郑清之拿起笔,审阅奏折,看了几份就感觉索然无味,和属吏说了一声,便离开,去外面透气去了。

    聂池抱着十几份奏折来到崔与之的值房,恭敬道:“使君,这些都是刚刚收到的奏折,还请使君过目。”

    崔与之点点头,“有劳了。”

    聂池离开后,崔与之开始审阅奏折,目光很快被一份有关于金国的奏折吸引。

    崔与之认真打开看,原来又是金国派来了使者,要求大宋恢复向金国进贡岁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