恒盛叁年十月五日,垂拱殿,大朝会,天子临朝,百官朝拜,共商国事。

    君臣见礼后,各自站立,位列两班,赵昀端坐龙椅,俯视文武百官,神情肃穆。

    简单处理了几个官员的奏请,赵昀见时机成熟,便看了一眼陈贵谊。

    陈贵谊心领神会,出班奏道:“启禀陛下,臣有本奏。”

    “卿家有话,尽可畅言。”

    “谢陛下,我大宋百姓亿兆,然而除去富裕人家,普通孩童接受学堂教育者却是寥寥无几,万中一二而已,此等情况委实难以满足我大宋富国强兵之全民愿景,故而臣以为朝廷当在全国兴建学堂,供民户子弟免费读书识字,他日我朝人才济济,何愁国家不富民?”

    百官皆是心中有数,知道陈贵谊此言,是要引出义务授课法,对于此,百官早就心中有数,知道迟早要来,故而也不惊讶,也知这是赵昀的意志,不可阻挡。

    赵昀点头,一副深以为然的模样,道:“卿家所言极是,朕亦是认为我汉家几千年来屹立不倒,全赖血脉传承与文化传承,血脉传承自是无需多言,而这文化传承便离不开读书识字,否则,岂不是鸡同鸭讲。”

    陈贵谊接口道:“正是此理,以前只一极少部分人读书识字,我汉家文化便得以传承,并屹立不倒,倘若全民皆可读书识字,我汉家岂不是要称霸世界?那时,陛下如汉唐帝王宇内称尊亦是不远亦。”

    “好,很好,朕期盼着有这一日。”

    赵昀精神抖擞,目光炯炯有神,环视殿下文武百官,见百官无人反对,心中亦是感到满意,特别是乔行简,袁韶,程珌几人没有出言反对,更加说明百官对义务授课法已经支持了,至少是默认。

    赵昀心中有底,继续道:“卿家的奏请朕准了,那便由卿家全面主持义务授课法,务必要在全国尽快推行,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上学读书,知晓大义。”

    陈贵谊心情激动,对此法顺利过关感到振奋,对赵昀倡导的变法运动也是更加有信心。

    陈贵谊抬手,郑重道:“臣遵旨。”

    赵昀而后看向百官,朗声道:“义务授课法利国利民,可谓功在当代,利在千秋,朕希望诸位卿家全面配合陈卿家执行此法,但有推延搪塞,朕绝不轻饶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