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个时候,倒想起来避嫌了!

    四位评委仔细看完苏茂林的字,擅长篆书的评委程梓坤感到奇怪,他觉得苏茂林现场所写的字,与他在外厅展出的《破窑赋》有差距,好像…好像不是一个人写的。

    他提出了自己的疑惑,一丝心虚从苏茂林眼里一闪而过,他求助的看向王庆海,王庆海立刻解围道,“毕竟是临场发挥,他肯定有些紧张,情绪控制不好,字就写不好。”

    程梓坤勉强接受这个解释,可心里依然有怀疑。

    然而,另一个评委草书书法家莫奇也认为这幅字写的差强人意。

    但看在苏学镇的面子上,他没有说什么,说了他得不到什么好,不说他也没有任何损失。

    这就是为什么之前苏邑告诉刘嫚,五位评委不可能同时偏袒同一个参展者,苏学者拉拢了同为西北人的王庆海,可没办法搞定另外三个人。

    行书书法家陈剑秋看了看站得远远的苏学镇,以及一味为苏茂林说话的王庆海,心里有了底,他早就发现不对劲。

    刚才的提问环节,他本来准备好几个问题问苏茂林,刚一开口,话头就被王庆海抢了过去,搞得他非常不悦,非常没趣。

    现在看到这篇“破破烂烂”的文章,他才明白过来,苏学镇这是在为自己的儿子铺路呢。

    那篇《破窑赋》恐怕是苏学镇亲自写的!

    为人耿直的陈剑秋看不惯这种行为,却不好当场与苏学镇撕破脸,苏学镇如今的地位比他高!

    他摸不准此次书法展,有多少人被苏学镇拉拢,程梓坤好像也被蒙在鼓里,可是莫奇没有说话,万一他也站在苏学镇那边,自己贸然开口,以二对三,不对,如果程梓坤事不关己高高挂起,那么就是以一对三,他讨不到一点好,还有可能被孤立。

    要不然俗话怎么说有人的地方就有纷争呢,五位临时组队的评委,心思也多得很。

    陈剑秋思忖,他先继续观察程梓坤和莫奇的反应,再见机行事。